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文|崔小胖 編輯|禾月

近日,微博上出現了一則消息引發熱議:

三成哈佛大學新生家長有哈佛校友,其中30%的學生家里至少有一位親人也畢業於哈佛,30.1%的學生來自私立中學,46%來自富豪家庭。

這讓我們這些親屬中既沒有哈佛校友,兜里又沒錢的小白驚出了一身冷汗,我們的孩子該何去何從?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有網友說:龍生龍,鳳生鳳。

有網友說「富二代跟他們父母一樣努力,這就是為什麼富人能一直富下去。

這番話,讓我想起了2017年北京的文科狀元熊軒昂同樣言論的視頻,好像說得也差不多,瞬間就覺得又狠狠地被扎了一刀。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好多網友慨嘆,有人生在羅馬啊。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我們無法一夜暴富,改變階層,難道,我們的孩子就沒有出路嗎?

反復思量,好像不是,我們和有錢人,相差最多的,真的不是錢。

而是,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我們過日子的習慣,我們自己的樣子。

以前,很多父母主要是照顧孩子生活,吃飽穿暖,萬事大吉。

而現在,家長在孩子學習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甚至家長自身的素質和習慣也在對孩子逐漸滲透,導致孩子的教育水平出現截然不同的分水嶺。

好多父母以為,只要把孩子帶到各種輔導班,就可以癱在沙發上萬事大吉地掏出手機。

一旦成績下降了,第一反應也是:給孩子再報個輔導班補補短板吧。。。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從北京狀元的真心話,到現在孩子的各種犀利吐槽父母,都不得不讓人正視一個問題:

不同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成為了短板,或者跳板。父母的自律、認知、視野,才是孩子的起跑線。

01

父母的自律程度,培養出孩子不一樣的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也不是金錢,而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孩子的習慣養成,恰恰又是來自於父母。

就如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所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一般就看看手機。「

在興趣班教室外等孩子下課時,你會做些什麼?

帶孩子旅行的火車,飛機上,你會做些什麼消磨時間?

如果你的回答都是:「一般就看看手機。「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那麼你大概沒有意識到,孩子之間的差距,恰恰從家長的這些細微行為上拉開距離了。

而當父母給孩子展現的是自己良好的習慣時,孩子在群體的影響中也會成為其中一員,形成好學與強大的自律性。

02

父母認知的高度,培養了孩子不一樣的思路

認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擁有更高認知的父母,更懂得事物運轉的規律。所以通常他們看到的世界,更接近於真相。

看世界,看事情看的透徹清楚,本身就是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流傳到孩子身上,就意味着捷徑和智慧。

而父母本身的認知水平不高,對事情的想法就會比較單一。在耳濡目染中,給孩子灌輸同樣單一的世界觀。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缺乏開放的思路,和積極的人生規劃。

一名網友分享,在他的家庭里,讀書的最大成功就是能通過高考。

高考能上一個一本就可以請吃酒席;

考個二本就對得起父母辛苦培養自己二十載;

考個三本也不枉自己這十二年的寒窗苦讀。

直到畢業成年了他才意識到,原來大學畢業並不意味着在社會能有一席之地。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而同樣是備戰高考,另一些同學早早就定下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甚至有人在5年紀就背完了托福單詞,自學了法語和西班牙語,能在宣講會上遊刃有餘地與不同的招生官進行交流。

不是我們跳得夠不夠高,夠不夠遠,而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就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想着開闊天空,雄鷹展翅,而有的人,還在以為,世界的最高點,就是那個井口。一個立志翱翔九天,一個一直都在坐井觀天。

有的父母,為孩子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有的父母,不遺餘力地把孩子拖回了井底。

03

父母視野的高度,指明了孩子不一樣的方向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而看到的世界越大,越能給孩子指明方向。

在孩子迷茫,不知道選擇的情況下,正確、強有力的建議彌足珍貴。讓他們不逃避,放棄,認命,能堅定地朝着目標奮鬥下去。

《曉松說》里,高曉松分享過一個故事。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高曉松從清華退學後,有一次在廈門演出身無分文向家里求援。

他媽媽說:「我的地理知識沒出錯的話,廈門應該有個碼頭。我沒記錯的話,你20歲了。一個20歲的小夥子在有碼頭的地方活不下去麼。「

於是高曉松打消了妥協的念頭。堅持下去後卻因禍得福,因為奇妙的生活經歷寫出清新唯美的校園民謠來。

而《出路》這部紀錄片里,來自甘肅大山的馬百娟,家庭貧困,母親殘疾。就是這樣的環境,馬百娟仍然希望:「我要去北京上大學。」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她憧憬着,讀書能改變她的命運,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馬百娟的父親認為:女孩子是別人家的,遲早要嫁人。讀書讀一點,夠用就行了。最終,馬百娟16歲時,在最好的年紀,放棄了讀書,嫁給了她表哥。

16歲的她,和同伴們站在牆根下曬太陽,彼此聊着的,是自己的孕肚。

讀書、夢想、外面的世界,都成了兒時的一個幼稚的肥皂泡。

父母視野的狹窄,很可怕,可是,比這種狹窄更可怕的是,孩子也變成了和父母一樣。短板,代代相傳。

04

提升我們自己,去做孩子的跳板

董卿說:「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去做什麼樣的人。」

只有一起攀登,我們才能給孩子最大的成全。

好的父母,每一天,都在努力地做好這幾件事:

哈佛新生近半是富二代  孩子教育的最大短板,原來是我們自己

✦多讀書提高認知

閱讀是瞭解自己和世界最簡單的方式。

賈平凹說:「讀書必有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

不讀書的人,認知的層次會停留在身邊的人和事上,自然會有侷限。

讀書,是所有人看世界的路。

✦多旅遊擴展視野

旅遊能讓我們開闊眼界,增長自己的見識。

盧松松說:「你的視野來自你見過的世界。」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去體驗不同地方的生活,感悟不同人生。

✦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要想養成孩子的好習慣,首先應該以身作則。

多培養一些類似於閱讀,下棋,書法,繪畫等興趣愛好,儘量減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就如陶行知所說:「不要讓教育變成生活,要讓生活變成教育。」

父母的生活,就是孩子心底的陽光。

你若陽光燦爛,孩子才能明媚鮮活。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親子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