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家長別再用愛捆綁孩子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美國有這樣一個看似幸福美滿的中產家庭,在社交網絡可以當看到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照片,但是一則打往加利福尼亞河濱縣警局的電話拆穿了這個巨大的謊言。一名17歲的少女稱自己遭到了父母的囚禁和虐待,同時家里同樣囚禁着自己的12名兄弟姐妹。隨後警方進行調查,發現這個家庭中一共有13名子女,其中有7名已經成年,最大的有29歲,最小的只有2歲。警方發現孩子們的時候,孩子們骨瘦如柴,生存環境非常惡劣,還被鐵鏈鎖住。據孩子們反映自己每天只可以吃一頓飯,要一年才可以洗一次澡,同時還要忍受父母不定期的毆打,並且近幾年這種狀況越來越頻繁。因為長時間的囚禁,孩子們的生活常識十分缺乏,無法融入外界環境。面對自己的惡劣行徑,夫婦倆否認自己是在虐待孩子,堅稱自己是為了孩子更加有規矩,是為了孩子們好。

最終法院判定這對夫婦終身監禁,並且很有可能會取消被假釋的機會。在庭審中,父母不斷地為自己辯解,認為自己對孩子是無私的,囚禁孩子的行為並非是惡意的。甚至還有部分天真的孩子們原諒了父母的行徑。但是這對夫婦的行為仍然難以得到諒解。「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終究會遭到嚴重的懲罰,孩子不是父母私有的一種物品,父母沒有權利去傷害孩子而不被懲罰。

「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家長別再用愛捆綁孩子

一、愛孩子不是把他綁在身邊

1.父母的愛不應該是掌控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只有在自己的掌控下,才能夠走得更遠,避免經歷一些挫折,在行為表現上更加規矩,對目標的確立才能更明確。但是父母的掌控也是對孩子的束縛,是對孩子個性發展的限制。

2.真正的愛是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存在

父母對孩子的愛並非是不讓孩子經歷風雨,而是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孩子有選擇的空間和自由,父母的尊重也是表達對孩子愛的一種方式,認同孩子的獨立性是家庭教育中值得重視的部分。

「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家長別再用愛捆綁孩子

3.不要以「過來人」的身份拒絕孩子表達的權利

也許在大人眼里,孩子的想法是幼稚的,是沒有利弊權衡的。但是,孩子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家長僅僅以功利的角度進行衡量顯然不合適。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父母對於孩子的人生只是引導,並非掌控。

與孩子平等相處的教育理念在時下比較流行,但是仍然有很多父母堅持對孩子全方位的掌控。這種認為只有自己才能帶給孩子美好人生的想法在一些父母身上還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為什麼這部分家長還有這樣的教育理念呢?

「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家長別再用愛捆綁孩子

二、為什麼有的父母對孩子控制欲極強

1.父母受到其原生家庭的影響

父母也有自己的原生家庭,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其自身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是被掌控的,那麼這種受掌控的教育模式就會延續到對其子女的教育中,並且認為真正的教育就該如此,教育觀念固化。

2.認為孩子是自己附屬品

有些父母認為自己給予了孩子生命,自然就有決定孩子人生的權利,把孩子認為是自己的附屬品,甚至會將自己沒有實現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自己的付出希望從孩子身上得到回報。

「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家長別再用愛捆綁孩子

3.受到家長專制理念的影響

很多家長傾向於樹立家長的權威,推崇家長專制的理念。在這種教育理念的施行中樹立自己的權威,試圖在孩子的教育中找到對自我的認同感,在這種居高臨下的狀態下享受專制的成就感。

父母對孩子的掌控雖然常是以為了孩子好作為表象,但是實際上更多的意義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這種傾向於蠻橫無理的教育方式並非會給孩子帶來很多的益處,相反是其健康成長的阻礙。

「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家長別再用愛捆綁孩子

三、在「君主集權」下生活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1.在性格表現上傾向於自卑

長期受到父母的掌控,孩子的想法多是被否定,這就會為孩子傳達自己是不夠優秀的概念,非常欠缺自我認同感,遇到狀況也常是自我否定,這種自卑的情緒會讓孩子很困擾,行為表現上常常是不自信的。

2.做事情缺乏主見

由於自己的喜好也會被限制,在家庭中依賴父母的命令,在公開場合也常會聽從於人。對於事物缺乏思考的能力,沒有主見。想法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進而行為也隨之會有偏差。

「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家長別再用愛捆綁孩子

3.膽小懦弱,傾向逃避責任

不能夠勇於面對挑戰,常有膽小懦弱的表現,遇到問題也沒有擔當,傾向於隱瞞、推卸責任,缺乏責任感。

可見父母的專制掌控並非會如父母所願給孩子帶來更好的發展,真正能夠給孩子帶來正面教育意義的是健康的家庭環境,給孩子適當的空間,畢竟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

「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家長別再用愛捆綁孩子

四、正常健康的家庭氛圍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營造

1.建立平等的親子交流氛圍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並非一定要是居高臨下的,平等的相處方式更加能夠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給予解決孩子困惑的幫助,適時地給予引導。

2.與孩子保持雙向溝通

對孩子說教更多時候是家長的情感宣洩,對於孩子來說並沒有太多的意義,注重孩子反饋的雙向溝通才有利於家長的理念輸出。

「以愛為名」行「惡魔之實」,家長別再用愛捆綁孩子

3.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父母的理想要靠自己去實現,強行將其推給孩子,這種專制式的強硬態度,更加像一個強盜,扼殺了孩子的夢想和其成長的各種可能。

相信看到這對夫婦的行為很多家長都覺得很震驚,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父母怎麼能夠做出如此恐怖的行為。但是事實上,這種認為是對孩子好,對孩子有掌控欲的狀況並不少見,家長們慣以過來人的身份對孩子進行管制,但是卻未曾考慮過這是否是孩子所需要的。家長 對孩子的養育並非是吃好穿暖,還有平等和尊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金櫻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