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作為看過上個月《幽靈線:東京》實機畫面預告片的玩家,我對它抱著很高的期待,無他,本人雖然談不上ARPG重度發燒友,但「元素」「妖怪」融合進了都市這一設定精準戳中了我。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這難道不帥嗎

       但是官方放出的這個Demo無疑給我激動的心上澆了盆涼水。

       大眾認知下的遊戲Demo,有能力的放個完整的序章,沒能力的至少也展現下遊戲的玩法,而幽靈線東京選擇用視覺小說的形式來描述遊戲背景下的一則小故事,藉由這個小故事來給玩家帶來關於遊戲風格關於角色設定的一些消息。雖然並沒有玩家滿心期待的操縱冰火元素大戰都市妖怪的畫面,不過勝在體積小流程短,加上視覺小說的形式可以很輕鬆了解到劇情,也算是種不錯的選擇。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不過成也視覺小說敗也視覺小說,尚可的劇情與糟糕的系統成為當下兩派人馬聲討的重點,如今Steam上54%好評率的「褒貶不一」評價也證明了這個矛盾的確存在。我接下來總結幾點我再遊玩過程中遇見的問題,堅決不當標題黨,大傢伙看看是不是哪一條也讓你有種「坐牢」的感覺。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第一道牢門:開篇手機刷微博

       在遊戲開始一閃而過疑似男主的畫面後,我們的視角來到了一個小男孩身上,他刷手機時看到了網絡上的以第一人稱描述靈異事件的的文章,這三個署名「KK」的文章讓小男孩相信「KK」一定是超自然這方面的超級專家,我們也得知小男孩找靈異相關的信息是為了尋求幫助,「KK」無疑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這個Demo的機翻也被大量吐槽

       例如第一個文章中就KK就描述了他經歷的「霧丘消失事件」,在這起事件中他趕到現場時顯然已經來晚了,在現場只找到一個母親和兒子的衣物,沒能保護好他們的KK與折返而來的兇手們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獲勝後依舊心情沉重的KK任大雨澆透了衣服。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OK,到這里是不是感覺還不錯,接下來就是我要說的重點了。

       首先,文章一共有三個,以滑鼠交互的形式來點擊閱讀,很明顯製作組是要求我們都看完,以加深對「KK」這個大偵探的了解,然而在我一次誤觸不小心跳過第一個文章的一句對話後(在視覺小說遊戲中經常發生),我如往常一樣滾動滑輪試圖喚出歷史對話,結果失敗了。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好吧,沒有歷史對話對於這個一個多G的Demo也不算是什麼大錯誤(盡管我覺得這並不是一個製作難度多麼高的系統),隨後我再次點開了這個文章,補齊當時跳過的對話。在了解了沒有歷史對話這個系統後,我第二個文章看的格外認真,就在我想要打開第三個文章的時候,劇情被跳過了,畫面來到了全新的界面。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我不能接受稀里糊塗,況且只剩一個沒看完就好像身上有螞蟻在爬,我立即重開了新檔(埋個伏筆),再度來到了這個互動劇情,這次我按順序點下來,發現第三個文章又能打開了。試驗後得知,「刷微博」劇情通過的判定並不是玩家看過三個文章,而是打開三次文章,如果你因為點錯了,或者是想再看一遍之前的文章,就勢必要少看一個其他的文章……我覺得,人不能,至少不應該設計出這樣的系統。

第二道牢門:與隊友交流感情

       也許你不像我一樣粗心大意點錯了或者是對於沒有歷史對話這個功能並不在意(畢竟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是一個看法),那麼我們的故事繼續出發。

       小男孩在「KK」大偵探的文章下留言後,鏡頭一轉來到了新的場景,遊戲中經常見到的幾乎與黑客綁定了的各種顯示器架設在一個房間里,房間里有著三位個性鮮明的角色在進行對話,我們能得知他們收到了小男孩的消息,這幾乎確定了他們小隊與這個「KK」大偵探有直接關系,而他們在對話後決定聯系「他」,隨後拉麵攤上一位男性手機響了起來,我們此時也發現他正是遊戲開始露過臉的人,這無疑就是男主了。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接過了電話(不接就是常見的選項殺),簡單交流後我們得知KK與這個小隊的關系似乎處於既是友軍又不那麼友善的樣子(謎語人滾出去啊),但KK接受了這個委託也是不爭的事實,此時他提出了要和其中的一名隊友談些事情。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介於剛才「刷微博」事件,我對於新出現的這四個選項立刻警戒了起來,我大概能猜到遊戲製作組應該不會就這麼讓我全部看完,所以我已經做好了讀三遍檔看完劇情的准備了,在這里,我就要提這遊戲第二個坐牢的點了——不能讀檔。

       說是不能讀檔也不太嚴謹,能讀,但只能讀一點點,這個Demo的退出選項是視覺小說里極其罕見的「保存並退出」,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讀檔與存檔,而回到主界面後選擇繼續,則是要從你退出時的那個章節的開頭重新開始看劇情。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玩家不能手動存檔,空檔位是給新檔准備的

       最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這Demo不只是沒有歷史對話,連快速對話這個功能也沒有,也即是說你想要快進已經看過的劇情,需要瘋狂敲擊滑鼠左鍵。對於一部分喜歡看完所有支線對話的玩家來說,絕對稱得上坐牢般的體驗。

從入獄到出獄

       還好在之後的劇情里,製作組就沒准備更多的「見面好禮」了,我也得以靜下心來給大家繼續講劇情。

       KK見到了小男孩,調查了一番後得知小男孩的好朋友宗介消失在了下水道,而他通過靈力也看到了小水道內有異常,不顧隊友的勸阻執意一個人下去探查(這與KK的過去有關),但他委託了一名隊友照看小男孩(如果想看完劇情又是沒有快進的三次重開),在下水道內與「黑暗勢力」展開了本作唯一的一場戰鬥。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從遊戲1個G的內容我們早就知道這不會是我們期待中的正式版戰鬥,但作為以視覺小說為載體的Demo下,也算是出色的完成了戰鬥介紹功能,預告片中出現的風系靈力攻擊,靈力防護與雷系靈力封鎖三大特色也都有所體現,勉強算是合格。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可惜沒有冰火元素,蓄力爆炸才是浪漫

       戰鬥結束後救出了小男孩的好朋友——他的愛犬宗介,盡管KK在下水道回憶了一些不太美好的過去,不過結局稱得上皆大歡喜,幽靈線東京的序章到這里正式結束。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害怕狗的超能力刑警)

       從劇情上來說,這個Demo的內容還是不錯的。我們知道最開始三名隊友稱呼KK為「他」,但在KK的回憶中出現了另一個「他」,加上KK在網絡上發布的文章內容中,我們可以推斷出這個戴面具的神秘人似乎和男主不堪回首的過去與蔓延世上的超自然力量有直接關系。而且在與隊友的對話中,KK對自己的名字同樣採取逃避的態度,更喜歡讓人稱呼他「KK」這個代號,相信這背後也隱藏著什麼故事。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封面一直刷存在的反派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名字也涉及到了男主的秘密

       我們能看出,「褒貶不一」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非常合理的,在乎劇情的玩家自然覺得這一個完整的小故事不錯,也有一些值得深思的伏筆,值得一個好評。而奔著正式版內容和被反人類系統折磨的玩家自然會給出差評,畢竟視覺小說也是一種遊戲形式,並不是「免死金牌」,沒辦法替製作組敷衍的態度買單。

幽靈線東京,你的Demo玩起來像坐牢

       幽靈線:東京作為ARPG但在玩法上更接近於FPS,demo的形式卻選擇了視覺小說的形式,這在一開始就容易給被預告片吸引而來的玩家帶來一些落差感。而且,就AVG而言,部分常規功能的缺失也讓對劇情抱有興趣的玩家在玩的時候會感覺到相當不適,這也是我覺得「坐牢」的原因。

       雖然體驗不佳,但這個Demo作為本體前的開胃菜在劇情上仍舊有可取之處,不知道各位讀者你們怎麼看?

來源:遊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