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佐藤純彌(2)《人證》 無法逃離的宿命

2019年2月9日,日本導演佐藤純彌去世。

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影壇,一定會提到這位日本導演。他最知名的電影,當屬改革開放後第一部引進中國的日本電影、1978年在中國引發轟動的《追捕》。其次,是差不多時間在中國上映、同樣造成巨大影響力的《人證》。我在80年代還看過中日合拍的《一盤沒有下完的棋》,日方導演是佐藤純彌,中國演員是孫道臨、黃宗英、沈冠初、沈丹萍等,這些人都是當年的一線明星。年輕人可能沒聽過這部電影,但在80年代,《一盤沒有下完的棋》同樣掀起過觀看熱潮,而這樣一部講述中日友好關系的電影,日本人以十足的誠意來反思侵華戰爭的電影,是具有時代意義的。

佐藤純彌喜歡改編西村壽行和森村誠一這兩位日本推理小說家的作品。《追捕》改編西村壽行的小說,《人證》和《野性的證明》改編森村誠一的小說。當時日本推理小說界有「三村」,除了西村壽行和森村誠一,還有一位半村良。科幻小說家嚴大偉告訴我,西村壽行的小說自己幾乎是本本喜歡,他的小說突出暴力和性變態,故事節奏也很快,比較起來,《追捕》的故事還是最「溫和」的。

重溫佐藤純彌拍攝的電影,或許是紀念他最好的方式。這里發送我寫過的兩篇影評,關於《追捕》和《人證》,謹以此紀念這位曾給80年代的中國觀眾帶來難忘記憶的日本導演。

上映:1977年 豆瓣評分:8.1

《人證》和《砂器》被認為是姊妹篇,因為它們的主題非常相似:《人證》里的母親殺死了黑人兒子,《砂器》里的兒子殺害了老警察,因為他們想埋葬卑微屈辱的過往,但又難逃悲劇的宿命。有意思的事,這兩部電影的豆瓣評分也是相同,都是8.1分。

《人證》,我清晰地記得小時候在電影院看過。《砂器》有沒有引進中國,沒有印象了,是成年後補看的碟片。這兩部電影,我也都聽過電影錄音剪輯,依然感受到它們超越時代的魅力。

提到《人證》,就會提到西條八十的《草帽歌》,原唱是黑人兒子喬尼扮演者喬山中,80年代被翻唱成中文版後風靡中國,但我還是最喜愛英文版。

那是一首日本童謠,小時候唱過就永遠不會忘:

「Mama,Do you remember the old strawhat you gave to me?

I lost that hat long ago,flew to the foggy canyon……」

媽媽,你可曾記得你送給我的那頂草帽?

很久以前我丟失了那草帽,它飄搖着墜入了霧積峽谷……

《人證》與其說是偵探推理影片,不如說是剖析人性的影片。女設計師八杉恭子出身貧寒,為了生計和美國占領軍的一個黑人大兵同居,生了一個黑人兒子。日本戰敗美軍撤退後,黑人大兵帶走了兒子,八杉恭子也嫁給了國會議員,經過努力成為非常有名望的高級服裝設計師。當黑人兒子到日本找媽媽時,她害怕自己過去的經歷被曝光,於是拿刀刺向了兒子。但是這一刀同時也毀滅了自己。

《人證》和《砂器》一樣,隱喻的是像和賀英良、八杉恭子這一類處在矛盾人生中的人物所表現出的人性的欲望和弱點,也折射着日本這個有着濃重憂患悲劇色彩的民族性格的特點。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小洋樓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