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腦神劇《調音師》 在利益之下,所有人都是盲者

2010年,14分鍾的法國短片《調音師》突然爆紅。

燒腦神劇《調音師》 在利益之下,所有人都是盲者

這部印度《調音師》,就脫胎於此。法國短片本身的概念和驚悚的懸疑氣氛,已經如此優秀,

而印度電影在懸疑這一塊,又讓我體會到了何為驚艷。

燒腦神劇《調音師》 在利益之下,所有人都是盲者

14分鍾變成139分鍾,如何突破?

源取於法國經典短片《調音師》,印度版的擴充將原有時間拉長了近十倍,但這卻並沒有使電影變成一筆冗長的流水賬,相反懸疑縱生的反轉,以及對人性之惡極具象徵意義的隱喻,都使印度版的《調音師》或無法超越前作,卻也擁有着真正屬於自己的藝術表達。

整部電影並未設置更多復雜繁冗的劇情來迷惑人心,而是力求將一個「人性善惡」的問題,

通過對影片中所有人物的描述,將其做到極致的諷刺剖析。在我看來,影片是很明顯的三段式演繹方式。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鋼琴藝術家阿卡什,是一名盲人。他住在政府救濟屋,鄰居小孩子會惡作劇向他勒索錢。

燒腦神劇《調音師》 在利益之下,所有人都是盲者

他去到寺廟,會被當成乞丐收到施捨。

甚至,當受僱教人彈琴時,會有女客戶不安分得摸他。

聽着確實怪讓人上火的。

但,工作結束,他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是…

額,原來他是裝瞎。

按他說,裝瞎是為更好獲得靈感,進行藝術創作,

早日實現賺夠20萬去倫敦參加比賽的願望。

這樣說來,確實沒有什麼可指責的。

生活中,裝瞎的阿卡什處處有好心人幫助,

感情上,憑着嫻熟的彈奏輕而易舉得獲得了蘇菲的芳心。

這小片段的引入中,熟悉的印度曼莎姑娘,載歌載舞的電影情節,

讓你陷入一種盲人音樂喜劇的錯覺中。

燒腦神劇《調音師》 在利益之下,所有人都是盲者

第二段:

反派女主原本和男主沒有任何交集。

年輕貌美的西米,嫁給了老巨星普拉莫德,心心唸唸要靠老公進入演藝圈。

西米的願望一直沒實現,夫妻二人的嫌隙自然就生出來了。

結婚紀念日當天,普拉莫德手捧鮮花和香檳,

興高采烈要給老婆一個驚喜。

BUT!!!!

竟然當面撞見老婆出軌……

一不小心,偷情的兩人把老影星給滅口了。

當兩人尋思着如何處理屍體——

門外,一聲鈴響。

男主阿卡什出現在了門口。

怎麼回事?

原來普拉莫德在前一天雇男主到家里給老婆彈奏最愛的曲子。

這一碰面,怪毛骨悚然。

一邊是裝瞎的目擊證人,另一邊是以為他瞎的兇手。

雙方間隔幾米,表面上平靜如水,彈奏樂曲輕快悠揚。

燒腦神劇《調音師》 在利益之下,所有人都是盲者

第三段

阿卡什遭到女主的暗算,從裝瞎變成了一個真正的瞎子。

試圖逃跑保命

在經過一系列的曲折事故後,

最終在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扮盲中落幕,

阿卡什的貓眼手杖,一擊敲走了腳前的易拉罐,

神反轉的細節讓喜歡燒腦的觀眾感到充實,

流暢完整的劇情故事除了一些明顯的「巧合衝突」外,

不會有太大的bug,

這樣的翻拍劇本,已經相當成功。

透過電影因殺夫命案的發酵,即荒誕不經,卻不得不說又是深諳人性的。隨着劇情的深入其實這部電影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好人,所有人認識的出發點都是自我的利益,通姦愛財的妻子、公權淪喪的姦夫、販賣器官的醫生、利慾薰心的小販,黑色幽默之下每一個人都是喪失人性的逐利者,而即便是鋼琴師善良的女友,在最後聽完鋼琴師再度編造的謊言後,居然也說應該摘掉出軌妻子的眼睛,這一角色的真正意義在這一刻才真正顯露,其所代表的實則是公眾借善良正義之名的暴力。

《調音師》對人性的解讀其實已經電影電影開頭的字幕,「什麼是生命?這取決於肝臟」給出了答案,當人性深陷利益的漩渦,誰又能真正不怦然心動?利益之下其實所有人都是盲者。

燒腦神劇《調音師》 在利益之下,所有人都是盲者

有更多觀點,歡迎評論!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那年電影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