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倚天屠龍記》1句話,將4史實大挪移,顛覆朱元璋的戰略

向敬之

《倚天屠龍記》中,朱元璋也沒把韓林兒當回事,只是手中揮舞的一杆令旗。一旦不需要了,就索性抹黑銷毀。

所以,在新編劇中的最後一集,他給張無忌修了一把龍椅,找來了逍遙二使和五散人、殷野王,滿以為張無忌會興高采烈地坐上去做另一個韓林兒,卻不料張無忌揮動屠龍刀,金碧輝煌的龍椅瞬間一刀兩斷。

韓林兒能耐不顯,任由朱元璋廢立。

張無忌武功蓋世,朱元璋無可奈何。

這些虛實掩映的歷史,都被新編劇的導演和編劇雜糅劇中,貌似增加了不少歷史味道。然而,朱元璋的一句話,卻讓此劇變得撲朔迷離了。

新版《倚天屠龍記》1句話,將4史實大挪移,顛覆朱元璋的戰略

新編《倚天屠龍記》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跪勸張無忌坐上龍椅時,說了一句話:元帝北逃,他們還要解決陳友諒、張士誠,就必須選出一個皇帝號令天下。

短短的一句話,揉進了元明之際的四大關鍵性史實:一、元順帝北逃,二、陳友諒爭霸,三、張士誠未死,四、韓林兒已死。

所以,朱元璋要擁立張無忌。

但是,重溫歷史,看看朱元璋的台詞是否成立?

一、元順帝北逃,發生在洪武元年(1368)七月。《明史·太祖本紀二》記載:是月「丙寅,克通州,元帝趨上都」。

是年正月初一,朱元璋在應天府南郊祭祀天地,即皇帝位,建國號明,建元洪武。此時,征虜大將軍徐達與副將軍常遇春率領的征元大軍,還在山東,並沒有打到大都城下。元順帝還在大都城的皇宮里給中書右丞相伊蘇、太尉知院托和齊、中書平章政事呼琳岱、陝西行省左丞相圖嚕等發號施令,命他們迅速進軍山東。

諸將不聽使喚,元兵節節敗退。

這一年閏七月下旬,明軍抵達直沽,元知樞密院事卜顏帖木兒出大都迎戰被明軍擒殺,順帝命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慶童為中書左丞相,准備逃亡。二十八日,被逼無奈的順帝,才倉皇在清寧殿召見眾臣及後妃與皇太子,正式宣布將逃往上都。是夜,順帝與皇太子、後妃及一百多名大臣出奔。

這就是元帝北逃,結束了蒙古帝國在中原地區的一百年統治。

新版《倚天屠龍記》1句話,將4史實大挪移,顛覆朱元璋的戰略

徐達出征

二、陳友諒死於元至正二十四年(1363)七月。

在至正二十年取代徐壽輝而建立陳漢帝國的陳友諒,是朱元璋逐鹿中原的頭號勁敵。三年後,陳友諒傾巢出動,率六十萬大軍東征朱元璋,雙方在鄱陽湖展開血拚。

一代梟雄陳友諒,中流矢而亡。

三、張士誠自盡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七月。

陳友諒曾與張士誠約定,東西夾擊朱元璋。張士誠表面答應,卻在觀望。張士誠貌似不屑於二打一的「三國殺」,而要玩一對一的生死搏擊。就在朱元璋與陳友諒決戰時分,張士誠突然驚醒,派部將呂珍率二十萬人馬進攻安置小明王的紅巾軍老巢安豐,朱元璋不顧劉伯溫的勸阻,親自率兵救援,險致腹背受敵的滅頂之災。

完勝陳友諒後,朱元璋論功行賞時,對劉伯溫說:「我不當有安豐之行,使友諒乘虛直搗應天,大事去矣。乃頓兵南昌,不亡何待。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明史·太祖本紀一》)

朱元璋將張士誠定為了新的一號勁敵。

張士誠稱吳王,朱元璋也稱吳王。

真偽看實力,看戰績,看成敗。

張士誠襲擾朱元璋,朱元璋就舉兵討伐。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二十萬精兵,集中主力消滅張士誠。第二年九月,張士誠拒降,被俘,押解應天,是夜自縊而亡。

新版《倚天屠龍記》1句話,將4史實大挪移,顛覆朱元璋的戰略

新版《倚天屠龍記》

四、小明王韓林兒死於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二月。

安豐偷襲戰,張士誠差點給了朱元璋致命一擊,卻為他清除了一個攔路虎:韓宋帝國的二號首長劉福通不敵呂珍,戰死。

朱元璋取代了劉福通,成為了小明王的保護者。

查繼佐《明書·宋韓林兒》記載:朱元璋解決安豐之圍後,「遂以宋主林兒還金陵,曰:『此楚義帝也。』諸將議於中書省設御座奉林兒,劉基從後蹴太祖所坐胡床,遂不果。尋密陳天命所在,曰:『此牧豎子,何為者?』」

楚義帝熊心,為項羽叔父項梁為了反秦所擁立的傀儡共主,後被西楚霸王項羽假惺惺地尊為義帝,暗令英布殺害。朱元璋以此比韓林兒,意思很明了,聽話就是義帝,違命即行密裁。

查氏這里強調,是劉基劉伯溫先生極力反對繼續尊奉韓林兒為御座上的木偶。他認為這個「豎子」沒有「天命」,天命只屬於朱元璋。

小明王可以封朱元璋為王,卻阻攔了他稱帝。

唯有他的離奇死亡,是病逝,還是被朱元璋的部將廖永忠沉溺而死,各有說辭,但最終成就了朱元璋名正言順的帝王事業。

朱元璋定天下之號為大明,貌似紀念小明王而不忘舊,其實不過是想應驗韓山童造反時那句讖語:「天下大亂,彌勒下生,明王出世。」(查繼佐《明書·宋韓林兒》)

大明皇帝朱元璋成為了劉伯溫解釋的「天命所在」的彌勒佛。

這與明教有關,亦與明教無關。

但與明教相關的《倚天屠龍記》,卻不意新編劇臨近結束,卻借朱元璋的口將朱元璋逐鹿天下、稱帝天下的戰略思想,全部顛覆了。

歷史上的朱元璋,是一個攘外必先安內的成功踐行者。他是徹底解決了內部矛盾後,才正式向大元王朝發起致命的沖擊。

如按劇中朱元璋的陳詞,是勠力同心地抗元成功後,再同陳友諒、張士誠爭奪天下,體現了他先是民族英雄,再有霸王雄心。這樣的設計,朱元璋是很難獲取天下的。

當然,這一切不是金庸的原著意圖。金庸稱:朱元璋早在謀劃稱帝。

一、誣陷韓林兒私通元廷,後命廖永忠將其溺死。

二、迷翻張無忌和趙敏,張無忌自救成功而悄然離去。

三、繼任教主楊逍年老德薄,不是羽翼豐滿、擁兵百萬的朱元璋的對手。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以禮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