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這部電影,活潑開朗的張震從此變得沉默內向

那年,14歲的張震拍了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

拍完之後,他整個人都變了,從前活潑開朗的他變得沉默內向,一直到現在都是。

拍完這部電影,活潑開朗的張震從此變得沉默內向

​那部電影叫做《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60年代的台灣,一個初中生向着自己的女朋友連砍七刀,致其死亡。

楊德昌導演用 將近四個小時(237分鍾)的時間,講述了一個善良正直的少年為什麼持刀殺人。

一、

課堂上,語文老師轉身在黑板上寫字,小混混頭頭滑頭朝着老師背後扔鉛筆,老師很生氣,問張震是誰乾的,張震說沒看見。老師說:「既然找不到是誰乾的,那就是你了,你就給我站着吧!「

拍完這部電影,活潑開朗的張震從此變得沉默內向

被罰站的張震

考試的時候,滑頭要抄張震的卷子,張震不悅。課後,張震因為這「不願」的表情,被滑頭當着同學的面,扇了一巴掌。憤怒的張震,拿起棒球杆想反擊,被教導主任看到。教導主任明明看見了滑頭動手在先,反而訓斥張震,進而沒收了他手里的棒球棒。

拍完這部電影,活潑開朗的張震從此變得沉默內向

被教導主任訓斥的張震

​試卷出來,兩人的分數一樣,一起被叫到辦公室,任課老師兩個人錯的的都一樣,要記過。張震辯解「我沒有給他抄,為什麼要記過」。教導主任訓斥他對老師沒禮貌,一定要記過。

幾件小事,張震處處遭遇「校園霸凌」,而欺負他的不僅有小混混,還有他熟悉的老師和教導主任。在這些老師身上找不到一點可敬可信的影子,他們忌憚小混混們的沖動與社會地位,便將怒氣撒在較為弱勢老實的同學頭上,典型的欺軟怕硬。實際上,老師們的這種行為加速了張震由「好學生「向」壞學生「的轉變。

當正義得不到伸張,公平得不到維護,他只好訴諸於暴行。之後張震開始跟着混幫派,頂嘴、逃課、交女朋友。

二、

父親一直是張震最尊敬的人。他是一個典型的讀書人,在公家做事,正直、善良,做事有原則。

第一次張震被交家長的時候,父親感到不可理喻:學校不去處罰犯錯的學生,反而處罰一個受害者,對學校的這種不公平表示不滿。不過,他「據理力爭」的結果是,兒子由「記小過」變成「記大過」。

兩人回家的路上,父親對兒子說:讀書的目的,就是找到一個做人做事的道理。不要怕,要相信你的未來,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決定的。

拍完這部電影,活潑開朗的張震從此變得沉默內向

父親給張震講做人的道理

​第二次張震被叫家長的時候。教導主任又要說「記大過」,父親請求再給張震一次機會。父親越是說得低聲下氣,教導主任越是讓父親難堪。張震看着父親的頭越來越低,他掄起棒球棒擊碎了教導主任頭頂的燈泡,然後被退學。

其實被擊碎的不是燈泡,而是張震的信仰。他親眼目睹父親的高大形象在自己面前崩塌,對他是一種精神上的打擊。

而父親何嘗不也經歷了精神上的打擊。因為他的正直,得罪了不少人,半夜被抓到警署審問,每天晚上不讓他睡覺,逼着他寫檢討書。事後發現,揭發他的人正是父親的直接上司,戰後一起從大陸過來的同鄉好友。自從這件事後,父親變得敏感、神經質,走路都低着頭。

拍完這部電影,活潑開朗的張震從此變得沉默內向

張震被退學後,低頭走路的父子倆

​這時的張震不能接受這樣的父親,而他更狠的是摧毀父親的那些人。

三、

壓垮張震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他的女朋友小明。

他本來以為是小明是一個單純善良可以給他安慰的女孩子。誰知,小明在他退學後便跟張震的好哥們小馬好上了。從同學口中,他得知小明之前是「小公園」幫派老大哈尼的女朋友,哈尼失勢後,她便跟幫派老二滑頭好了。後來因為母親的醫藥費,她還和校醫好過。

得知真相的張震,惱羞成怒,他不明白小明為什麼如此「不要臉」,為了一點利益,變來變去。爭吵中,他將刀子刺進了小明的身體。當年新聞報道,現實中那個少年捅了女朋友七刀,因為小明交往了7個男朋友。

拍完這部電影,活潑開朗的張震從此變得沉默內向

張震和女朋友小明

影片中,看似張震是殺人兇手。他何嘗不是一個被殺害的少年。

就像現實中青春並不是一道明媚的憂傷,學生時代也並不是那樣的純真美好。司空見慣的「校園霸凌」、老師的不公平待遇、父母形象的崩塌、好朋友的背叛,這些成長路上的一些列問題一起殺死了那個「少年人」。

如果不去探究背後的原因,不去解決根本問題,每天依然有很多「少年人」被殺死。

拍完這部電影,活潑開朗的張震從此變得沉默內向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音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