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一部電影在最後的時刻,交待出出人意料的結尾,徹底顛覆觀眾之前的預期想象,雖然觀眾會感到有一種被戲弄的感覺,但是卻是最大的快慰。

觀眾從來不會臣服在自己能夠猜到結局的電影面前,因為很顯然,任何人都不會膜拜那些智商低於自己的人。所以,爛片的存在,是因為觀眾看透了這些電影,覺得自己的智慧足夠凌駕於這些電影之上。

其實,我們懂得一點出人意料的結局設置手法,對於提高電影的魅力還是大有好處的。

實際上,我們的一些所謂藝術片,之所以沒有票房響應,就是這些影片太過平淡,一點沒有在故事的波瀾起伏上開動腦筋,給觀眾帶來新鮮感。

一部電影沒有新鮮感的涌現,怎麼會讓觀眾坐在影院里看你的演繹?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像三月份的兩部標榜藝術片的《陽台上》《過春天》,兩部影片很像難兄難弟,票房都在數百萬元徘徊。截止3月22日,《陽台上》累計票房385萬元,《過春天》898萬元,目前因為正在公映,票房還有微弱的上漲空間。

這兩部電影的最大毛病,就是節奏緩慢,內容單一,鏡頭使用信息含量相當欠缺的長鏡頭,尤其是不能容忍的是導演放棄了戲劇化運作的努力,整個電影就像是一堆素材,而沒有經過藝術的加工,電影的目標很宏大,就是再現現實,但現實不是素材的胡亂堆放,導演對其所表現的素材無所作為,整個電影從頭到結尾,所有的情節都是一盤散沙,觀眾怎麼會有耐心坐在影院里看着流水賬的電影寡然無趣地從面前不疾不徐地流過?

所以,這類電影雖然有着對現實反映的熱情與激情,但是,表現手法不足以引起觀眾的興趣,尤其是情節的營造中,放任自流,無所作為,根本不給觀眾帶來觀影的樂趣,最後遭到市場唾棄,這是應該早就預期到的必然結果。

所以一個電影要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的確是一部作品能夠給觀眾帶來快慰感受的最簡單的有效途徑。

這樣,我們值得對那些具有震撼效果的出人意料結局的作品仔細地探討一下,分析一下,去研究一下,這些電影,為什麼在結尾的地方會讓我們感到被深深地戲弄了。

在這方面,比較成功的經典作家當然是偵探小說界著名的女性作家克里斯蒂了。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她的出人意料的結尾,我總結為以下的幾種模式。應該說,至目前為止,我沒有發現能夠超出這些模式之外的。也希望有朋友能夠提供更另類的結構設置方式。

推理小說家的模式大致有兩種:

一是找禍型(無人策劃)。它是指一個無關的小小的因素,與主體案件沒有關系,只是在偶然的時間里,出於偶然的原因,恰好撞到主體案件的范圍內,從而被當成了主案件的前因,誘導誤會。比如在福爾摩斯探案的第一篇小說《血字的研究》中,房東女主人因為痛恨死者的無恥行徑,曾經唆使自己的兒子毆打過死者,被警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兇手。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二是嫁禍型(有人策劃)。這里分兩種。第一,推卸型。其機制如下:1、證明自己不在現場,沒有作案時間。波洛探案中的《陽光下的罪惡》、《尼羅河上的慘案》,肇事者都在努力製造自己不在現場的虛假表象。2、移動作案時間。比如波洛探案中的《滴血的鑽石》,兇手早已害死了老者,但通過手動繩子,操控了屋內的物品,並用玩具發生尖叫的聲音,以達到死者才死的假象。作案時間的推移,可以有效地逃避嫌疑。3、裝作受害者,其目的也是改變作案時間,造成作案時間的變化。這是最高深的一種障眼法。如扮作死人,其實人並未死。克里斯蒂小說中公認最好的一部作品《無人生還》就寫了一個被害死的人,其實就是真正的作案人。第二,轉嫁型。這一種類型比較簡單,也就是兇手找一個替死鬼,引導注意力。在《血字的研究》中,作案人是在牆上故意留下了一個神秘組織的「血字」符號,以達到轉移注意力的目的。

在好萊塢電影中,我覺得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着出人意料結尾的電影,《高度懷疑》應該算作一部。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另外還有一套看起來格調不高的系列電影《野東西》,目前能夠看到的有三部,三部電影的內容都有着相似的人物設置,但是它的每一部電影里,都最終揭示出不同的人物是真正的兇手,這套系列片給人的感覺,就是編導能夠隨心所欲地讓同樣架構里的任何一個人物擔當兇手的職責,最終那個人就可以被認定為兇手。可以看出,動機是編導任意加諸到人物身上的,這套系列片可以作為研究電影里的出人意料結尾的一個典範性的教材。

如果說在小說中有哪一部作品有着顛覆性質結尾的,我讀書有限,但覺得英國作家、曾著有《擺渡人》的作者所著的另一部並不是十分知名的小說《黑石之墓》可稱着是最令人震驚的一部作品。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我甚至覺得這部作品比矯情的《擺渡人》更為成功,至少在小說的文體上製造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尾,充分利用了文學本身的內在缺陷,而製造了一個驚天的大陷阱。這種從文學本身來設置出人意料的結尾,戲弄了文學的本身的劣根性,確實是一個對文學本質的巨大的發現與創造性的深度揭示。

《高度懷疑》這部電影拍攝於2009年,根據1956年弗列茲·郎執導的同名電影改編。這個不去管它,我們看看它的劇情是如何在最後的時刻突然之間就蠻橫的不可思議地翻轉了。

可以說,直到最後五分鍾的時候,仍然認為這個電影是一部平庸的無聊的寡淡無味的電影,而正是從最後的五分鍾開始,電影的所有的設定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由分說地把真正的內因給交待出來了。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影片的男主角,我甚至忘記了他的名字,是一個報社的記者,他對檢察官亨特抱有很大的成見,一心想揭露他沽名釣譽、偽造證據的罪行。

正好發生了一個女子被殺的事件,他決定利用這起事件,製造自己是這些凶殺案的兇手,讓檢察官陷入圈套。

於是,這名記者求得了朋友艾倫的幫助,進行了這些惹火燒身的操作準備。他買來了兇手所用的特殊的鞋子,到小店里購買了刀具,而現場兇手被狗咬傷的這一細節,他也通過買了一隻寵物,得到了完美的還原。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於是萬事俱備,他把這些信息提供給了檢察官,果然,檢察官上當了,像他以前習慣性所做的那樣,偽造了兇手留在死者身上的DNA,與記者的完全相同,於是證據確鑿,記者被抓了起來。

記者作為疑犯的所有證據都合格,在關鍵的時候,他讓朋友艾倫取出自己製作的錄像帶,來證明這一切都是自己有意而為,但是檢察官先下手為強,在路上幹掉了為記者取證的朋友艾倫,這使得記者陷入了絕境。

這時,檢察官身邊的助手艾拉,一直是記者追求的目標,並且如願地成為他的獵物,她堅信他不是真正的兇手,於是出手援助,幫助他洗清了冤屈。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電影到此,所有的內容表達,都是一名正義的記者扳倒了一個草菅人命的政府官員。正當記者與艾拉共處一室之時,艾拉看到了死者的一段錄像,突然想到,這個女子出現在過去記者的一段實地采訪的紀錄片中,這個紀錄片是記者成名之作,在這個紀錄片里,表現了一個吸毒母親的痛苦生活。兩個相同的手指細節,使她突然明白,過去記者一舉成名的那個紀錄片,是他一手偽造的,而片中的那個女子,正是因為上門來敲詐,而被記者殺死,記者後來假作真來真亦假,冒充兇手,來達到他的目的,但他獻出自己作為魚餌,最終的真相恰恰是他是貨真價實的兇手。

電影爆出了一個歐亨利的結尾。這正所謂,正是危險的地方,越是安全的,就像「灰姑娘」中所描寫的一樣,後娘用鏡子去尋找灰姑娘,但灰姑娘就是在鏡子下面的地道里,反而安然無恙。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記者看上去一直在設置一個圈套,把所有的罪過與責任拉到自己身上來,他有一個偉大的動機,就是揭露檢察官的沽名釣譽,他達到了目的,拋出了檢察官這個官僚的丑惡,一個大的丑惡,卻掩蓋了他自己的丑惡的目的,通過罪惡的轉嫁,他成功地脫身了。

當然,電影情節固然巧則巧矣,但在合理性上還是值得商榷的。記者想方設法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來,實際上是相當的危險的,他與死者的關系,如果沒有艾倫的偶然發現,其實在其他的可能情況下,也會被人發現的,畢竟他當年製造的一則新聞,是一個讓他一舉成名的新聞。如今他涉嫌成為兇手,過去的節目不可能不被人翻出來,肯定會讓真相暴露出來。電影里是以過去的紀錄片里的圖像置於暗影下來解釋難以分辨的,但記者拚命地鑽進這個他自己設置的圈套里,只會弄巧成拙,讓人們順着他的思路,去找到他真正成為兇手的可能性。所以,記者只是配合了電影的出人意料的編劇需要,實際生活中不可能有這樣的兇手在作案之後,還要偽造一套證據,來證明自己與此事有關。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不過,這部電影已經在結尾之處讓人大吃一驚了,從這個意義上講,本部電影是好萊塢電影里少見的構思創新之作,盡管有過於雕琢的痕跡。當然它是改編作品,但可以看出,這樣創意的作品並不多見,所以多少年後,還會拿出來重新演繹一回。

這個電影給予我們創作啟迪的是,如果電影實在過於無力編織出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模仿一下這樣的設置方式,就是前面的設定,在某一時刻突然之間土崩瓦解,而在廢墟上我們看到的是真正的真相,至少當這樣的結尾出現的時候,可能會解救整個電影前面大段平庸無趣的內容,讓電影的前面呈現出的素材被激活成一部作品里的活躍因子。《高度懷疑》正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前面的故事情節乏善可陳,平鋪直敘,無非是說一個記者如何幹掉了一個壞官員,但是最後五分鍾,才發現記者同樣是一個「惡之花」,他不惜引火燒身,來暗度陳倉,脫離危機。但他機關算盡,終於還是把自己算進去了,不過,他這麼殫精竭慮、功虧一簣的構想,卻拯救了電影,讓電影煥發了異樣的魅力。

從好萊塢電影《高度懷疑》看看如何在最後五分鍾顛覆前面的劇情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文學私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