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最近,「狼叔」休·傑克曼主演的《馬戲之王》傳出要拍續集的消息,立刻引來了一片叫好聲。

2017年年底上映的《馬戲之王》講述了傑克曼扮演的馬戲團鼻祖、美國傳奇人物P.T.巴納姆的發家故事。電影將巴納姆的馬戲團表演打造得奇幻瑰麗:奇珍異獸、畸形怪胎、天籟之聲、空中雜技……齊聚一堂,仿佛就是一場能讓人夢想成真的豪華大秀。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加上《馬戲之王》里的曲目也是唱跳俱佳的傑克曼今年全球巡迴演唱會的常設表演——2月底,他在英國年度音樂盛典全英音樂獎的開場大秀就驚艷了不少人,這也為這部原班人馬回歸的續集增添了不少期待值。

如果單從歌舞片的角度看,《馬戲之王》的確猶如一出百老匯版的「速度與激情」——美輪美奐的佈景、難度和可看性極高的編舞、天馬行空的創意隨處可見。然而,如果以傳記片的標準看,《馬戲之王》則是完全不及格的。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如同很多傳記片一樣,電影也把巴納姆塑造成了一個弘揚「美國夢」的代表,其間貫穿着底層奮鬥——事業/家庭危機——堅持夢想/回歸家庭的刻板格式,如此主題先行帶來的問題就是:故事生硬、人物扁平。

雖然改編自真人真事,但電影對巴納姆的經歷做了大量修改。事實上,真實人物可比電影中的要復雜也有血有肉的多。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作為早期的英國移民,巴納姆家族雖然不是建國勛貴,但也有一些家產,絕不像電影中那樣落魄到從小就穿開口皮鞋流落街頭的程度。不過巴納姆確實早早就進入了社會,15歲時輟學回家當店員,17歲就開始經營祖父留下的雜貨鋪,並做起了當時火熱的彩票生意。

《馬戲之王》里的巴納姆,是個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未來而不斷向上爬的窮爸爸,而真實的巴納姆,一切折騰則都來源於骨子里的不安分。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1835年,25歲的巴納姆,開始利用大眾獵奇的心理,舉辦各種怪人展覽——這也是電影中主要表現的情節。

其第一個「展品」是一位號稱已經160歲的女黑奴,雙目失明,身體部分癱瘓,巴納姆在報紙上聲稱她曾在100多年前為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做過奶媽,這引得全城人想窺探其真面目。一年後,女奴去世,屍體解剖後的鑒定結果顯示,她其實只有80歲左右。

隨後,巴納姆又雇傭了長着大鬍子的女人、侏儒和連體雙胞胎等等畸形人,並為此買下了位於紐約市百老匯和安街的一座廢棄博物館。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電影中,在巴納姆的鼓勵下,這些被歧視和傷害的社會邊緣人物終於找到了自身的價值,活出了真我。

但現實更可能是,這群人只是巴納姆賺錢的道具。被巴納姆發掘出來時只有6歲的侏儒「拇指將軍」湯姆,巴納姆教他在觀眾面前表演的不只是模仿拿破侖,還包括葡萄酒對瓶吹和7根雪茄一起抽。而當已經成名的湯姆結婚時,巴納姆曾出價1.5萬美元,希望其婚禮延後一個月,以便讓他充分利用這段羅曼史。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而在影片中和巴納姆產生一段感情的「瑞典夜鶯」珍妮·林德,現實中兩人也僅限於金錢關系,私下里,珍妮對巴納姆這個「粗魯」的「揚基佬」也實在沒什麼好感。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巴納姆的博物館里最有名的一項展品是斐濟美人魚。它其實是以一隻幼猴的軀干和頭部,與魚的後半部縫合,再覆蓋混泥紙漿而製成的。巴納姆向紐約各大報紙寄送了關於美人魚的匿名信,隨後讓助理冒充「一位熟知動物的科學家」,回答人們有關美人魚的問題。他還製作了「木版畫、幻燈片以及10000本小冊子等等,來證明美人魚存在的真實性」,並找到了紐約三家主要報社,為每一位編輯都提供了美人魚干屍的「獨家」專題故事——在該標本展覽的近20年中,始終沒人相信那是假的。

如今,這種「人們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格的描述,並認為那個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的情況」的心理狀態,也演變成一個專有名詞: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還曾匿名傳播「鬍子女士是男兒身」,又佯怒要將「身份造假」的後者告上法庭,並找來其丈夫出庭反駁,最終讓「鬍子女士」身價大增。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1874年,巴納姆租下了紐約麥迪遜大街和第26街的一個舊火車站,作為馬戲團的安身之所,此地日後成為了美國體育史上的聖地,即麥迪遜廣場花園。據說他死前的最後遺言是:「今天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收入怎樣?」這和他那句「每分鍾都有一個蠢貨誕生」的著名言論一樣,真實性存疑。

65歲時,巴納姆還成功當選為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市的市長。因此,一些政治評論家也常把當今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作「又一個巴納姆」,認為他們都喜歡虛張聲勢和欺騙民眾。

可見,巴納姆並不受人尊重,很多人罵他是騙子,但毋庸置疑,他也堪稱娛樂營銷大師:請水軍、造熱點、標題黨……如今這些娛樂營銷手段,都是巴納姆當年玩剩下的。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他從22歲就開始寫自傳。1854年,他出版了第一版自傳《巴納姆的一生》,大賣16萬冊。遭遇的破產、莊園和博物館相繼燒燬、妻子和兩個女兒去世等悲劇,都被一一寫進了他的幾本自傳中。他還四處演講,其中最輝煌的篇章叫做《賺錢的藝術》。

巴納姆曾對他的好朋友、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我寧願被嘲笑,也不願被遺忘。」

人們的確沒有遺忘他。「傑出的巴納姆總是和天花亂墜的形容詞聯繫到一起,但也只有這些評價才能與之相配」。他的一份訃告這樣寫道。

巴納姆的「傑出」在於,他創造的面對藍領和底層階級的「娛樂產業」,確實迎合了美國這個「擺脫嚴格的清教徒戒律」的西方挑戰者形象。

「狼叔」這部歌舞片要拍續集了,但它卻是部糟糕的傳記片

同時,他又是善於自我包裝,且從不掩飾自己的唯利是圖和野心的——這種矛盾感才是這個人物真正的迷人之處,也是我們希望完美的「狼叔」在《馬戲之王》續集中能真正展現出來的。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業余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