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懟觀眾上熱搜,走流量是救了相聲還是害了相聲?

「德雲社」懟觀眾上熱搜,走流量是救了相聲還是害了相聲?

如果沒有德雲社,我們還會不會這麼關注相聲?這也許是個問題。看看德雲社近年來頻惹關注的點是什麼,打人、暗諷逝者、調侃國難、調侃先烈、眾籌詐捐……這更是個問題。近日,德雲社九字科相聲演員孫九香又惹出 ” 懟觀眾 ” 事件。德雲社被稱為 ” 亞洲最大傳統藝術天團 “,誕生了不少相聲界的 ” 流量小生 “,在贏得大量年輕觀眾的同時,也頻頻引來爭議。抖包袱抖到內容低俗、罔顧藝德,甚至為了偶像排場連 ” 衣食父母 ” 都不放眼里,經這麼一番折騰,相聲的確是出圈了,但也讓人質疑,流量到底救了相聲還是害了相聲?

” 懟觀眾 ” 是怎麼回事?當天德雲社相聲表演,孫九香和搭檔秦霄賢開場後先收粉絲送來的禮物和信。在被觀眾提醒趕緊說相聲時,孫九香懟道:” 要聽就稍微等一會兒,您要是聽不了就出去。” 該段演出視頻被發到網上後引發爭議,有人認為,德雲社演員不尊重觀眾,是缺乏藝德的表現。也有人認為粉絲送禮物是德雲社演出慣例,無可厚非。德雲社事後在微博公布臨時 ” 調整 ” 了節目單,取消了 7 月 30 至 8 月 4 日秦霄賢孫九香出演的節目,可見確認為此事不妥,足堪反省。不少人將這件事和近來頻將德雲社推上風口浪尖的 ” 粉圈文化 ” 聯系在一起。

2018 年 12 月 31 日,德雲社的張雲雷和楊九郎在青島跨年表演的《大上壽》節目中,張雲雷抖包袱稱 ” 大姐嫁唐山,二姐嫁汶川,三姐嫁玉樹,我仨姐姐多有造化啊 “,拿災難做包袱,被網友痛批。盡管德雲社曾發表過近期對張雲雷實行 ” 暫停工作 ” 的處理,但事情過去沒多久,7 月 6 日,張雲雷和楊九郎又在濟南進行了商演,現場火爆。被列為劣跡藝人後仍敢 ” 頂風作案 “,背後是巨大市場利益的驅動和粉絲沒有底線的 ” 呵護 “。被稱為 ” 相聲界頂流 ” 的張雲雷粉絲已破 600 萬,更創了把相聲開成演唱會,台上說相聲,台下一片熒光棒的先河。即便調侃國難事發後,仍有粉絲 ” 不離不棄 “,” 風雨中與他堅守 “。

張雲雷等人能夠走紅出圈,的確和自身的業務能力不無關系,但大量粉絲表現出的真是對相聲、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嗎?為了推介偶像,粉絲剪了大量張雲雷的單人演出視頻傳到網上,已是對其他表演者的不尊重;不少為追星 N 刷演出的粉絲為和偶像互動現場 ” 刨活 “,又影響到其他觀眾的欣賞。有業內人士指出,德雲社以娛樂圈炒作形式去兜售藝人資源,現在被捧起來的大部分後輩早就不算是純粹的相聲演員,而是藝人或明星。粉絲關注這些德雲社藝人,更多是出於外表或性格魅力,並不是看他們的藝術和表演。借粉絲經濟來營銷相聲,固然是抓住時代大潮的一種高明傳播手段,讓德雲社嘗到了甜頭,也的確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傳統藝術在年輕人中的傳播。但粉絲經濟也是泡沫經濟,爭議頻見的德雲社,正在承受流量的反噬。

成也流量,敗也流量。粉絲經濟大潮下,如今,越來越多傳統藝術或小眾藝術企圖藉此翻身、出圈,擴大傳播力。上綜藝、組 CP,嘗試各種流行的吸粉方式,音樂劇、戲曲莫不是如此。這本是一條可以利用的途徑,但不能成為唯一途徑,更不能本末倒置。酒香也怕巷子深。借流量傳播相聲或傳播其他傳統藝術,是當下一種 ” 應急 ” 方式,前提是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流量來得快,去得也快,真正把相聲說好,才能一直紅下去。

欄目主編:施晨露 本文作者:鍾菡 文字編輯:施晨露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先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