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告訴我們沒有家庭關系就沒有孩子快樂成長

該片講述了一個熱愛音樂但飽受家庭暴力的印度少女尹希亞,在堅持音樂夢想和保護媽媽免受家暴之苦中間掙扎,最終在一個備受爭議印度男歌手的幫助下,選擇接受命運的安排,破滅自己的夢想,但母親決定不再忍受丈夫的虐待,選擇幫助女兒,成為Secret Star。

《神秘巨星》告訴我們沒有家庭關系就沒有孩子快樂成長

最終女兒如願,但她把這份最高的榮譽給了她的媽媽。看完這部電影真讓我和我老公清醒,除了劇情感人、音樂好聽外,更讓我反思的是尹希亞的這個時刻存在危機感的家。

《神秘巨星》告訴我們沒有家庭關系就沒有孩子快樂成長

應該說,孩子快樂不快樂,父母負有主要的責任。一些成年人從孩提時代起,就不知不覺地被自己的父母變成了不快樂的人。為什麼?孩子的快樂究竟到哪里去了?是誰偷走了孩子們本應有的快樂?

《神秘巨星》中的父親給出了答案:不可以拿我供你上學的機會拿去做跟學習無關的事,即便那是快樂的;不可以違反我的指令,說違背我的話;不可以組織我打你媽媽,因為這個家里我就是權威。

《神秘巨星》告訴我們沒有家庭關系就沒有孩子快樂成長

家庭教育必須是快樂的教育:一切教育本質上都是對自然的修正和對野性的改造,所以必然帶有強制性,也註定它的艱苦性,因此對孩子來說必然是有壓力的,但家庭教育的藝術就在於如何把壓力變為動力,把艱苦變為快樂。而不是製造恐怖!

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至理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家庭一這一人生之舟停泊的港灣,要靠每個家庭成員相親相愛、和睦相處才能真正遮風避雨。

那麼,家庭和諧,獲益最多的又是誰呢?毫無疑問,是孩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的健康成長,最離不開祥和安全的家庭環境。

建議一:讓家里充滿愛、寬容與樂觀

孩子的快樂是多源頭的,但父母的愛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巴爾扎克曾經說:「愛情濃厚的夫妻的孩子,往往賦有愛情的特色:溫柔、活潑、快活、高尚、熱心。」在一個家庭中,成員之間互相依戀,互相贊賞;在困難面前互相激勵、互相支持;能夠以樂觀的態度對待家庭所面臨的壓力和危機,彼此諒解扶助。

這就是快樂的源泉。

建議二:父愛、母愛,缺一不可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艾·弗羅姆寫過一本《愛的藝術》,其中題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的章節,專門論述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以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愛與母愛的區別。他說,「無條件的」母愛從孩子出生不久就會使他體驗到「我被人愛」的優越感,而父愛則是「有條件的」,尤其是走出童年後「孩子就需要父親的權威和指引」

《神秘巨星》告訴我們沒有家庭關系就沒有孩子快樂成長

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作用是給予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是指導孩子正視他將來會遇到的種種困難」。由此可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與母愛缺一不可,只有在父母恩愛、充滿親情的和睦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知道「我被人愛」和懂得「我也愛人」的心理健全、情感豐富而完整的人。

建議三:讓孩子覺得家的門永遠是向自己敞開的

現代的父母普遍都有一個感覺,就是現在的孩子缺乏敏銳柔軟的心,不易感受父母的用心良苦。其實溫暖的心必須用愛的土壤來培育,我們總是給孩子我們以為需要的、最好的,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

《神秘巨星》告訴我們沒有家庭關系就沒有孩子快樂成長

有些父母用「理」來教育孩子,固然可能培養出社會精英,但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能感恩惜福、體貼而快樂的感性孩子。「家」除了是提供溫飽的地方,它更多的功能是給人們在辛苦工作、學習,或遭遇挫折之時提供休憩的避風港。

家是不必擔心挨罵、被批評或受到譏笑的地方,即使犯了錯也可得到寬恕。

建議四:家人常一起遊戲

乍看之下似乎有些不解,遊戲仿佛應該是小孩子的專利。

芳芳家一直有個習慣,星期天早上必玩疊羅漢遊戲,而最晚起床的必定被壓在最底層(通常是老爸),等排好之後再「哇!」的一聲倒下來,在遊戲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很開心,但也很體貼,因為怕壓痛別人。

《神秘巨星》告訴我們沒有家庭關系就沒有孩子快樂成長

當然每家的活動不盡相同,可由家庭的興趣和需要而定,可以是動態的,也可以是靜態的,只要達到情感交流的目的即可。家人甚至可以在家庭會議中取得共識,如有些家庭就對球類、爬山樂此不疲,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孩子能不開心嗎?

建議五:不要用錢代替愛

對於青少年來說,什麼東西能讓他感到最快樂?不少成天為兒女擔心的父母也許會想到這些東西:錢、汽車、搖滾樂,甚至性、毒品…

有人或許認為,金錢與快樂之間存在着必然聯系。但最近美國一項針對青少年的大規模調查顯示,幸福的家庭生活才是青少年快樂的源泉。這項大規模的調查是美國的MTV電視台聯合另一家媒體共同完成的。他們在全美國范圍內一共調查了180名年齡在13歲至24歲的青少年,調查問卷包含100多個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什麼讓你感到最快樂?

出乎調查者的意料,美國青少年選擇最多的答案是:跟家人共享美好時光最快樂。排在第二位的答案則是:跟朋友在一起。

在具體回答跟哪些人在一起最快樂的時候,近四分之三的青少年選擇了父母。

在美國聖迭戈大學的心理學家吉恩特溫治的一項調查中,青少年幾乎沒有人選擇「錢」這個答案。調查結果顯示,父母的收入狀況的確與孩子的快樂程度有關系,但是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與孩子的快樂程度關系更密切,高知家庭孩子感到快樂的比例最大。

建議六:事情無法避免,要得保護孩子的心理不受傷言

曾經看到報上有這麼一篇文章,題目叫做《飛翔的天使》作者是一位右成長過程中一直感到快樂和幸福的成年女士。她說,在她孩童時期,本來每天晚上臨睡前給她講童話故事的是媽媽,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講童話事的角色變成了爸爸,而媽媽,卻從這個家庭中消失了。

爸爸告訴她:每個人都是家中的天使,有一天啊,媽媽覺得這個家不再適合她了,於是,她就成了飛翔的天使,從這個家中飛走了,但你這個小天使還小,你還不能飛翔,所以只好留在家里,讓爸爸保護你。

對於充滿幻想的小女孩而言,這真是一則美麗而又浪漫的童話;而對於編織童話的父親而言,這其實是一則聰明而又善意的謊言。此後,這位女孩快樂而又幸福地度過了她的成長時期!

建議七:吵架要注意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如果孩子生長的環境里常常充滿暴戾之氣,那麼你就會有憤怒的孩子;如果你不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緒的話,你就會看到毫無紀律的孩子。」膽小內向、容易憤怒、充滿暴力、毫無紀律,這當然不是我們希望的孩子形象。

比爾一出生,她爸爸就對自己說,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誤,都不能發脾氣,在培養她、教育她時,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事實也是這樣,成長過程中,她爸爸的確從未對她發過火;鄰居、朋友也都認為他作為爸爸,是有足夠的耐心和自製力的。但真正讓爸爸對發脾氣有深刻認識,令爸爸徹底改變性格的是下面這件事。

那次,夫妻倆為一件事爭執了起來,吵得很厲害。倆人完全不顧一切地摔打東西,盆子、杯子、花瓶,地上一片狼藉,現在想起來,那場面真是嚇死人。就在那時,爸爸看到了比爾,那時她才兩歲多,完全被嚇壞了,坐在牆角里,淚流滿面,一聲不吭,一副孤獨無助、可憐兮兮的樣子。看到這些,爸爸的心都碎了。

《神秘巨星》告訴我們沒有家庭關系就沒有孩子快樂成長

自那件事後,爸爸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要想孩子健康地成長,一定要讓比爾擁有一個寧靜、安詳、最適於生活的環境。所以夫妻倆約法三章,自那以後,這個小家庭再也沒有爆發過家庭戰爭。夫妻倆的性格也有了很大改變,不管遇到什麼事,他們都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和談解決。

所以,年輕的父母,為了你的孩子,不要再亂發脾氣了,拋棄爭吵吧!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談,問題將解決得更好。

看看我們周圍,到處充滿了斥責、爭吵,甚至暴力。大家想一想,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的小寶寶怎能快樂?所以,年輕的父母們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從小家庭做起,讓爭吵、暴力遠離家庭,給孩子一片寧靜的家庭空間。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觀典分享教育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