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聯4》告訴我們,超級英雄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

廣大影迷們期待已久的《復仇者聯盟4》終於在今天凌晨重裝上映了!這場「終局之戰」將是漫威宇宙「無限傳奇」(The Infinity Saga)的終結篇,也將揭開漫威電影宇宙的新篇章。這部電影的關注度也可謂空前火爆,甚至於各大影院的預售票早早就被搶購一空。

《復聯4》告訴我們,超級英雄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

《復聯4》創下中國影史映前總預售新紀錄,不知各位朋友們有沒有搶(剁手)到夢寐以求的首映預售票呢?@電影票房BAR

作為電影市場上廣受歡迎的賣座的電影類型之一,超級英雄電影無疑為大家的業餘生活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每當看到身着高科技裝備或帥氣披風的英雄們各展其能,駕輕就熟地使用他們的超能力猛擊黑勢力,拯救弱小可憐又無助的世人時,觀眾們就會忍不住大呼過癮,仿佛切身感受到從熒幕上傳來的「正能量」。

《復聯4》告訴我們,超級英雄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你感受到綠巨人的憤怒了嗎?來源:《復仇者聯盟1》

各種反派角色似乎總愛製造危機和搞破壞,有時讓大家看得咬牙切齒,希望他們快點被英雄們打敗然後從屏幕里消失。

然而,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電影中的超級英雄在制裁反派角色時,往往使用了比反派角色更多的暴力手段,而影視作品中大量的「以暴制暴」場面,還可能會對年輕觀眾們產生負面影響[1-3]。

超級英雄更暴力?

美國兒科會(AAP)2018年在全國會議與展覽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顯示,我們眼中的「好英雄」們,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2]。

研究人員分析了2015年和2016年上映的10部超級英雄電影。他們將主要角色分為主角(好人)和反派(壞人),並使用標準化的工具來統計電影中所描述的具體行為和暴力類型。

《復聯4》告訴我們,超級英雄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電影中的主角(右)和反派(左) 圖片來源:item.btime.com

結果令人感到驚訝。電影中的主角平均每小時發生的暴力行為高達23次。而與之相對的是,反派角色平均每小時的暴力行為僅有18次。研究人員還發現,電影中男性角色的暴力行為幾乎是女性角色的五倍(平均每小時34次),而女性角色平均每小時有7次暴力行為。

研究人員們按照常用暴力行為排序後發現,主角最常見的暴力行為是打鬥(總共1021次),其次是使用致命武器(659次)、毀壞財產(199次)、謀殺(168次)和欺凌/恐嚇/酷刑(144次)。

對反派來說,最常見的暴力行為是使用致命武器(總共604次)、打鬥(599次)、欺凌/恐嚇/酷刑(237次)、破壞財產(191次)和謀殺(93次)。因此,相比較於邪惡的反派勢力,超級英雄們使用暴力的頻率更高。並且男英雄相比較於女英雄而言通常「更暴力」。

《復聯4》告訴我們,超級英雄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相比較於反派,主角更頻繁地使用暴力。圖片來源:作者根據參考文獻[1]繪制

為什麼我們更愛看英雄施暴?

電影中暴力元素的加入不但使得視覺音效場面更加恢弘壯大,而且暴力本身具有的野性和征服特質也能讓我們體會到其中的力量感。

不過,同樣是施暴,我們對超級英雄的認同度卻遠遠超過反派角色,這又是為何?

這也許是因為超級英雄們使用暴力往往是為了拯救處在弱小無力的平凡群眾,有正當的理由。而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困難,也希望有這麼一個「超級英雄」來幫助自己;或者是我們身邊心愛的人需要我們充當「超級英雄」去保護和安慰他們。

這種從心底產生的拯救和被拯救的訴求,能夠讓我們對超級英雄主人公產生深刻的嚮往與認同感[4]。

《復聯4》告訴我們,超級英雄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試問英雄救美誰不愛看?圖片來源:marvel.com

兒童觀看暴力影像需成人陪同引導

對於成年人來說,看電影更多是「看熱鬧」,不會太當真。但兒童在觀看影視節目時,可能會將自己代入其中,把自己想象成崇拜角色的模樣,從而影響到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形成[2]。

《復聯4》告訴我們,超級英雄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兒童在觀看超級英雄電影時,可能會將自己幻想為超級英雄。圖片來源:JAREN WILKEY/BYU

當不具備完善心智心理的兒童和青少年頻繁觀看超級英雄通過暴力懲治罪犯的鏡頭後,很有可能會無法對暴力及其影響進行正確評價。這會對他們的心理發育產生不良影響。有些兒童甚至會開始模仿冒險和暴力行為,而這些行為可能會帶來潛在的安全風險[5]。

此外,不光是超級英雄電影,許多動畫和漫畫中也充斥着暴力和危險的場景,稍不注意就對兒童產生負面影響。如2013年就報道過類似事件:3名兒童(均小於10歲)在玩耍時模仿起《喜羊羊與灰太狼》動畫劇情,做起了「綁架烤羊」遊戲。一名年齡最大的兒童把其他兩名兒童綁在一棵樹上,用隨身攜帶的打火機點燃樹下竹葉,導致二人被火燒傷,造成悲劇[6]。

《復聯4》告訴我們,超級英雄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圖片來源:網易新聞

為了幫助抵消熒屏暴力場景可能對孩子們產生的負面影響,兒童心理研究專家約翰·穆勒建議:兒童應在家人的陪同下一起看含有類似場景的作品,並互相交流自己對電影的看法[1]。

通過共同觀影和通過積極地與孩子討論暴力帶來的後果,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們形成批判性思維和內在規范的價值觀,從而降孩子產生暴力行為的潛在風險。

而如果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暴力電影,家長卻沒有及時加以正確疏導,就會給孩子留下一種「父母默認了該類暴力行為可以發生」的潛在印象。而此前的也研究表明,受到這類默許的孩子們會表現出更多的攻擊行為。

另外,各類含有暴力場景的媒體製作方也應該承擔起自己相應的責任。對於那些傳播對象主要為未成年人群體的,除應遵守音像製品製作傳播的相關法律法規之外,還應遵守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此外,健全完善的分級制度,讓不同年齡段的人接受與其心智發展相對應的影像資料也是不錯的方法。

《復聯4》告訴我們,超級英雄可能比反派角色更暴力?令滅霸都畏懼三分的緋紅女巫。來源:《復仇者聯盟3》

雖然電影主角們使用暴力的初衷是期望阻止更多暴力事件的發生,但更多相對溫和的手段(如談判商議、真情感化)對於制止一些反派來說也同樣行之有效。例如漫威女英雄之一的緋紅女巫,就曾經受到朋友和對手的思想感化(和適當的批評教育),改邪歸正後收獲了愛情和新的生活。

最後想說的是,不論在影視作品里還是現實世界中,「以暴制暴」大多都是英雄們手中最後的底牌,而絕非唯一的解決方案。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