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時健謝幕 大起大落,終「橙」傳奇

褚時健謝幕 大起大落,終「橙」傳奇

褚時健喜歡抽菸,86歲那年有記者采訪他,談話的間隙還是一根接着一根。煙的牌子是玉溪卷煙廠的新品「莊園」,坊間傳說,這款煙就是為了紀念他才出的。

在雲南,從玉溪到戛灑,上了歲數的人,沒有不認識他的。他91年的傳奇人生,充斥着大起大落,多數的片段都與這片土地相關聯,辦糖廠、做卷煙、進監獄、種褚橙,王石說他是「雲南所有企業家的驕傲」,而他覺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些事」。

在他的生命里,你可以清晰的看到上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所遺留的軌跡,關於悲劇的一些成分,命運的種種可能,以及人的抗爭。

他是從計畫經濟時代活到信息化時代的最後一個偉大企業家,而他的離去,也意味着那一段留存於記憶中歷史的徹底終結。

1

玉溪的「救世主」

在關於褚時健的眾多故事里,真正讓他聞名全國的,是對「玉溪」這一卷煙品牌的重塑。

1979年,因為此前管理糖廠的經驗,51歲的褚時健被調進瀕臨倒閉的玉溪卷煙廠擔任廠長。

褚時健謝幕 大起大落,終「橙」傳奇

雖然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備,但剛剛到任時,這個國營煙廠的糟糕情況還是嚇了他一跳:廠區內雞鴨滿地、污水橫流,職工擠在破舊矮小的集體宿舍里,人心散漫、資金短缺,生產幾乎停滯。

面對這一情景,褚時健明白,改革勢在必行。

褚時健上任後,首先撤掉不懂管理、疲沓的基建科長,把單位的福利房和伙食都分給最能乾的專業團隊,接着他力排眾議,砸掉了員工的「大鍋飯」,改為統一按照績效來決定薪水,最後,面對生產方式的落後,他又從英國引進了莫林公司的MK9-5煙支卷接機,一下子提升了4倍的生產效率。

褚時健走馬上任的第二年,廠子生產並銷售卷煙30多萬箱,實現利稅1億多。在1980年,這幾乎是個天文數字。

而對於他來說,這一切才剛剛開始,因為此前的弊病,市場對玉溪的卷煙認可度一直不高,廠里的拳頭產品「紅梅」系列更是一度被嘲笑為「又紅又霉」。這是褚時健不能接受的,他的夢想,是讓玉溪生產出代表國內最高菸草水準的產品。

通過與國外知名菸草公司的產品對比後,他發現,自己和對方最大的差距在煙葉上。設備不行可以花錢買,但煙葉質量的改善談何容易。

四處取經無果後,褚時健決定去美國看一看。在美國考察期間,他看到美國的煙農,每人都拿着一本菸草公司的小冊子,選種、栽培、施肥一系列流程都有着詳細的規定。美國之行令褚時健茅塞頓開:美國煙葉很好,他們的辦法中國人也可以學得到。

回國後,褚時健開始大力推廣科學種植,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菸草質量終於突飛猛進,每畝地平均產量提高了1/3,而中上等煙葉比例更是高達80%,接近美國煙農水平,每畝產值超過雲南平均水平一倍還多。

有了好的原料,玉溪的卷煙終於收獲了市場的認可。

褚時健謝幕 大起大落,終「橙」傳奇

回憶起這段往事,褚時健滿臉自豪:「過去在沿海一代,有錢人穿透明的的確良衣裳,要裝一包外國煙,經過2、3年以後,反過來裝紅塔山,他們覺得裝紅塔山才光彩。」

2

「菸草大王」到「鋃鐺囚徒」

改革開放後,經濟的飛速發展加上監管的失位不少地區興起了「送禮辦事」的現象。而在當時的禮品市場里,玉溪生產的「紅塔山」和「阿詩瑪」牌香菸都屬於供不應求的硬通貨,一時間「洛陽煙貴」,褚時健和他的玉溪卷煙廠更是聲名大噪。

1988年,紅塔山正式成為了玉溪卷煙廠的第一品牌。1995年,褚時健正式出任雲南紅塔集團和玉溪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至此,玉溪卷煙廠已經發展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現代化大型菸草企業集團。是一個可以和三五、萬寶路等洋煙並駕齊驅的國內第一品牌。為國家創造利稅900多億元,撐起雲南財政的半壁江山。

成就了這一切的褚時健,也被外界譽為「亞洲菸草大王」,緊接着,各種榮譽接踵而至――「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國十位改革風雲人物」等。

玉溪卷煙廠和褚時健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

然而在事業飛黃騰達時,命運似乎卻要有意同他開一個玩笑。

褚時健將玉溪卷煙廠從一個蕭條的地方煙企,變成了世界級的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都因玉溪卷煙廠發了大財,但他卻並沒有享受到太多好處,巨大的心理落差讓即將卸任的他選擇了鋌而走險,私分了公司賬上的公款。

在當時,與褚時健性質類似的經濟犯罪並不是個案,從改革開放中率先走出來的那部分企業家,普遍善於創新,勇於應對挑戰。積極尋求變革的背後,是不甘於人後的好勝心。自身的欲望加之童年時烙印在骨子里的對貧窮的恐懼,促成了一樁樁「褚時健式」的悲劇。

用他的辯護律師馬軍的話說:「褚時健的錯誤有不可迴避的歷史和制度原因,他是在不該拿錢的時候,拿了他應該拿的錢。」

褚時健謝幕 大起大落,終「橙」傳奇

法不容情,1999年1月,褚時健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三年後,75歲的他因為多種疾病纏身,被保外就醫。

任何一個年事已高的人在經歷這樣的挫折之後,恐怕都會對命運心灰意冷,然而對於褚時健來說,跌到谷底意味着的不是一無所有的絕境,而是觸底反彈的希望。

3

「褚橙」的奇跡

出獄後的褚時健沒有聽從親友的安排頤養天年,更沒有在壽命、未來這些未知數上糾結。他選擇了踏踏實實的活在當下。比起平靜的晚年生活,他迫切的想要找到一種忙碌的生活狀態,曾創造了那麼多別人無法企及的輝煌和成就的他,滿頭白發的他,仍然需要成就感的快樂來充盈自己。  

褚時健謝幕 大起大落,終「橙」傳奇

最終,他選擇舉債創業種植冰糖橙,他和老伴借債1000餘萬,包下了哀牢山近2000畝的荒地,從零開始,學習種橙子的技術。選擇種橙子的那一年,他七十五歲,而橙子從種下到掛果,少說也要四年的時間,對於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來說,人生還有幾個四年可以慢慢思量。

所幸,這一次,命運對當初虧欠他的,做出了償還。通過幾年的摸索實驗,他種植基地的橙子高產且優質,對行業內的人來說無異於一場科技的大勝利。不僅在國內,在國際橙類種植行業中也當仁不讓的拔得頭籌。藉著互聯網的東風,這一全新的橙子品種:「褚橙」開始銷往大江南北,在北京一度賣到了16元/斤。

次年,褚橙的銷量達到萬噸規模,創收破億。

辦煙廠的時候,數十萬的種植菸草的農民跟着他獲利頗豐,這一次種橙子,又有不計其數的果農和他一起發家致富。

數據顯示,在褚橙基地建立以前,哀牢山地區的農戶年平均收入才不過2000元,果園建立後,參與種植橙的農戶每戶年平均收入達10萬余元。

記者去采訪他的時候,他沒有說什麼,只是領着記者在戛灑鎮走了一圈,邊走邊指指點點的念叨,哪家的果農又置辦了新的摩托車……

4

時代的反思者

沒有人會拒絕一個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傳奇故事,尤其是當主角憑藉著一己之力對抗命運,完成自我救贖的戲碼,這幾乎是西方的影視文學中永恆不變的主題。

而對於褚時健來說,多年的風雨已經讓他看淡了人生得失。從贊美、到批駁、再到戲說神化,褚時健似乎並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別人問他,他就笑着跟人解實:「讓他們評價吧,他們說的都是對的。」

兩年前的時候,有媒體為了博取噱頭,公開造謠說褚時健病故,面對蜂擁而至的求證電話,長子褚一斌一頭霧水,褚時健聽說後也並未惱火,只是笑着說沒想到還有人記掛他。

褚時健謝幕 大起大落,終「橙」傳奇

從對名利的追求中解脫出來後,褚時健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思考和陪伴親人上。

對於褚時健的家庭,為他作傳的周樺有過一個被喻華峰稱為「睿智」的論斷:這是一個特殊的家庭,這個家里幾乎每個人內心都有過巨大的傷痛,而且在很多年里,一家人沒有生活在一起。回看這個家庭的經歷,許多過往是一般人難以承受的。顯然,要求褚家能夠像尋常百姓人家一樣有着無憂無慮的快樂,實在是太苛求了。

這一論斷涉及褚時健內心不願提起的往事,當年入獄的時候,褚時健的妻女也都被關押,不久,長女褚映群在河南監獄自殺。

聽到這個消息時,褚時健在時任雲南省委副書記令狐安家里,當即痛哭失聲。這是他成年後第一次在人前失控。律師馬軍記得,那時一見面,褚時健就拉着他的手哭了起來,說:「姑娘死了,死在河南,自殺了!」第二句話是:「是我害的我姑娘。我要是早一點聽了姑娘的話退休,姑娘就不會有今天。」

出獄之後的褚時健,把對長女無限的哀思和愧疚都化為了愛,給了這個家庭里剩下的人,他的二女兒和女婿也在果園里幫工,和他就住在同一個小區,每次兩口子忙起來不回家吃飯,第二天早晨起床就能看見褚時健坐在自己家門口的小板凳上。

褚時健的外孫的小名也是他親自起的,叫小胖,有一次小胖想吃西瓜,本地過了時令沒得賣,褚時健竟然讓司機開了四十多公里車從外地買了西瓜回來……

家庭的其樂融融多少衝淡了一點褚時健心中的郁思,除了陪伴家人以外,他更多的是在對這個陌生而熟悉的時代做出思考。

褚時健謝幕 大起大落,終「橙」傳奇

褚橙大獲成功後,不少投資人找到他,希望讓褚橙上市,然而都被他一口回絕了。他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表達了他的擔憂:「資本投資是要回報的,而種橙子是長遠的事,結果子有自然規律,這不是人可以強求的。」

停頓了一下,他又補充稱,自己一輩子只會抓生產,不會搞資本運作,因為他覺得投資人一定會拿股民的錢,自己不想騙別人的錢,只想種點橙子,帶着鄉親們發財,「錢生錢的做法,始終不是正道。」

以實業成名的褚時健,在1978年開始的經濟浪潮中,勇於嘗試、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理念,被認為是最富有改革開放思想的企業家。然而時光荏苒,年過耄耋的他,卻又成了資本市場里「守舊不化」的「老頑固」。

如今,這位對「時髦的資本經濟」一竅不通的老人帶着他未競的事業,永遠的走了,人們在回憶這位商場「巨匠」起伏跌宕的人生的同時,悲慼之中,是否也有着對於那個洋溢着「實事求是」精神的時代的憧憬和回憶。

無論如何,人間已經再也沒有了褚時健,一些東西被時代永遠劃上了句號,然而對於活着的人來說,只能默默的期望,句號之外,不會是一些傳承精神的終結。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無銹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