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看「現象級」熒屏

2019看「現象級」熒屏

編者按

2019 年很快就要過去了。這一年里,中國文化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文學到戲劇,從電影到電視,從綜藝節目到電子遊戲……新的業態、新的環境,最重要的便是新的格局。

我們看到,戲劇,敞開大門,鋪開一條 ” 引進來 ” 的大路;遊戲,鼓足勇氣,闖出一條 ” 走出去 ” 的前途;影視,紮根生活,重拾觀眾喜愛的現實題材……不同領域,背後體現的都是一種智慧:立足現實,着眼未來。

告別 2019,讓我們回眸中國文藝的新格局。面向 2020,一切從 ” 新 ” 開始。

紀錄片:爭做 ” 小而美 ” ” 網生 ” 大爆發

盤點

視頻網絡發力紀錄片

中國網生紀錄片 2015 年開始發力,2016 年電視台首播時收視率平平無奇的《我在故宮修文物》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 B 站)上線,成為年度 ” 現象級 ” 作品。蓄力兩年,2018 年開始,各大視頻平台紛紛加大紀實內容的開發與投入,《風味人間》《三日為期》《講究》《人生一串》等自製內容都取得了口碑與流量的雙豐收,到了 2019 年,終於迎來了大爆發。

《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 2019》顯示,2018 年,騰訊視頻、優酷視頻、B 站、愛奇藝四家互聯網平台對紀實內容的投入約 11 億元,同比增長 83%,成為僅次於電視台的第二大陣地。

” 網生紀錄片就是為互聯網觀眾拍攝的紀錄片,” 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張同道解讀,” 觀眾開始選擇用互聯網甚至用移動終端來收看紀錄片,而收看方式直接決定了行業的發展方向。”

2019 年初,B 站正式成立了 B 站紀錄片出品部,還同海內外眾多知名紀錄片廠牌達成合作。同時,在選題和表現手法上,B 站也在不斷尋求更符合用戶喜好、符合 B 站氣質的形式。據統計,僅 2019 年,B 站就主導出品了 16 部優質的頭部紀錄片,涵蓋了人文歷史、自然地理、科技、美食、旅行、萌寵等多種類型。

其他視頻網站也在發力。2019 年上半年,騰訊視頻先後推出了《早餐中國》《風味原產地 · 潮汕》、《佳節》等內容,推出了社會紀實類紀錄片《瘋狂的消費時代》,打造了文旅紀錄片《是麵包,是空氣,是奇跡啊》、聚焦兒童行為的《小孩的神秘生活》,以及社會紀實類內容《紀實 72 小時》。

愛奇藝在今年推出了《天下一鍋》,片單上還有《爐火江湖》《此食此客》《年味》《中國餐館》《武匠》等紀錄片作品。

優酷 2019 年推出了文化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 2019》,覆蓋了剪紙、國畫、麵塑等 ” 老式 ” 工藝,未來還將推出《生活萬歲》《滿足吧!好奇心》《被點亮的星球》《地球餐桌》等作品。

從上述各大視頻網站的片單不難看出,生活化、” 小而美 ” 是網站紀錄片的趨勢。

聚焦

《人生一串》系列串起網生紀錄片眾多亮點

2019 年,紀錄片《人生一串 2》在 B 站創下播出一個月點擊量超過 5000 萬的佳績。這部關於燒烤的紀錄片劇集不僅再一次成功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而且讓行業看到了網生紀錄片背後蘊藏的巨大能量:年輕受眾、互動關系、商業價值實現、IP 化運營、網生內容新特點。

這部紀錄片的製片人王海龍曾參與出品過《喜馬拉雅天梯》《盲道》等影視項目,而導演是他當年在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的同學陳英傑。

與之前兩人參與的紀錄片不同,《人生一串》一開始就確定是為 B 站打造的。在陳英傑看來,網生與電視紀錄片二者的差異不只在播放渠道,” 為電視台做紀錄片可能考慮更多的是收視率、獲獎,以及電視台體系內的評價,但是網生紀錄片你首先要了解用戶。”

從 ” 您幾位啊 ” 開始的分集片名

互聯網用戶需要什麼紀錄片?B 站首席運營官李旎總結,在互聯網平台進行傳播的紀錄片有三個特徵:內容求真,形態多變;人本主義,以人為本;注重互動,易於傳播。

這種特徵在《人生一串》的拍攝大綱中就開始顯形。確定了要拍燒烤,陳英傑很快列好了大綱,” 山水生 “、” 家鄉味 ” ……意在表達食物由自然狀態向社會狀態逐漸過渡,但這樣的分集命名很快被自我否定,因為 ” 還是帶有很強烈的電視台邏輯 “,不太符合互聯網輕松、有趣、小處着眼的調性。

陳英傑和王海龍討論了很久,終於決定按照食客點菜的順序來拍。” 通常要吃得過癮會點肉,接着點幾樣有嚼勁的東西,比如脆骨,有的人克制一點喜歡吃素,有的人要表現與眾不同,那就再來點腦花、大腰子。” 如此,看完六集,相當於吃掉葷素搭配的一整桌燒烤。

到了第二季,這一環節並沒有變得更輕松——分集名稱再次歷經數月討論,陳英傑原想豬、牛、羊、雞、海鮮、蔬菜各立一集,再或者按照燒烤店老闆的外形和個性特徵分類,比如光頭、鬍子、眼鏡。有分集導演提議,” 要不用老闆迎客的話,第一集就叫『您幾位啊』,” 馬上有人搭腔,” 那第二集就『咱家特色』 “,剩下幾集也順勢而出——吃不吃辣、來點主食、不夠再點、回頭再來,” 囊括了所有吃燒烤的場景,每一句話都經得起推敲和解讀。

粗糲隨性中收獲滿屏 ” 多謝款待 “

拍攝內容上,兩季《人生一串》和之前廣為傳頌的《舌尖上的中國》也差別明顯。” 舌尖 ” 精緻考究,” 一串 ” 粗糲隨性。陳英傑說,他們想通過抓拍去捕捉生活中的真實質感。於是,《人生一串》里隨處可見凌亂的酒瓶子、昏暗的燈光、簡陋的餐桌、放大的嘴部咀嚼特寫;出現在片中的人物也都有點 ” 非主流 “,繫着圍裙、腆胸疊肚、滿嘴方言……這些畫面難得的是那份市井百態與平民氣質。

營銷方式上,《人生一串》也獨辟蹊徑。B 站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每逢重要作品上線,導演都會在評論區與用戶互動,這種互動主要體現在彈幕上。人到中年的陳英傑原本覺得彈幕特別無聊:” 但片子上線之後,我發現這個事太有意思了,就像我們幾個人一起看場球、看電影,邊看邊討論。討論的人里邊總有一些特別有趣的。”B 站的網友會在每集結尾處集體刷一個彈幕—— ” 多謝款待 “。滿屏的 ” 多謝款待 ” 滾過時,陳英傑都感到特別震撼,” 做紀錄片拿獎是一種肯定,但都不如滿屏的『多謝款待』來得讓人震撼,讓人感動。” 此外,B 站還為《人生一串》首次嘗試了會員搶先看服務。受此帶動,B 站的新增會員數 ” 超出預期 ” ——即便是在第二季已經上線之時,第一季每月仍能帶動 100 萬新增觀眾。

營銷除了加強互動,對於網生紀錄片而言,還有更現實的收益考慮。

陳英傑總結說,” 電視台花錢拍紀錄片可以不計收益,但是在外面掙扎求存的片子從這個選題到最後實現的品質,都必須是大家喜歡看的。網生紀錄片的春天肯定是來了,大家有看紀錄片的習慣了,但只有對網生紀錄片特點適應得好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收益,活得更好。”

文 / 本報記者 祖薇

電視劇:品質上行 數量下行

12 月 28 日,騰訊視頻發布 2019 年度指數顯示,” 品質上行,數量下行 ” 成為了電視劇市場的新常態。以騰訊為例,今年共上線劇 149 部,較 2018 年減少 10 部;另一方面,電視劇頻道單日播放量創下紀錄,峰值突破 15 億。這些數據表明市場的無效產能降低,精品優化率得到提高。這樣的感知,在對市場變化加倍敏感的製作端更為強烈。耀客傳媒 2019 年製作了《賣房子的人》《特戰榮耀》《穿越火線》等 ” 頭部 ” 作品。耀客副總裁孫昊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內容創新和成本控制是公司一年來最重要的功課,性價比將成為 2020 年行業的關鍵詞。”

看看今年

轉變中有 ” 亮色 ” 價格水平重回五年前

不可否認,2019 年電視劇行業在 ” 寒冬 ” 中堅持着,而一些更加嚴峻的信號預示着未來一年或將繼續承受難挨的 ” 深冬 “。在孫昊看來,整個行業目前處於擠壓泡沫的調整期。此外,如今視頻平台通過會員擴張帶來的紅利即將抵達天花板,也開始主動擠壓原有泡沫,包括調低劇集收購價格等。在這個過程中,全行業都要清醒地認識到,整個行業的價格可能要回到 2014 年、2015 年的水平。

除了市場環境之外,政策環境的影響也至關重要。這幾年恰逢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等幾個重大的歷史節點,影視行業已經明確主流價值導向和溫暖明亮的現實主義創作方向。在市場和政策的框定下如何深耕細作,是對整個行業提出的更高要求。

孫昊說,” 耀客傳媒首先考慮怎麼在現有政策框架下作出既符合主流價值需求,又能在認知表達和內容呈現上富有創新的項目。同時,更多的還要考慮在利潤水平限定甚至空間更小的情況下,怎麼加強生產的管理,進行成本管控並提高性價比。”

購劇平台降價、控制集數,大批演員賦閒,中小影視公司紛紛裁員、調整……雖然 2019 年行業 ” 寒冬 ” 的感受非常殘酷而具體,但不可否認,這一年讓觀眾驚喜、給行業注入元氣的劇作並未缺席。《都挺好》《小歡喜》《少年派》……一批不靠顏值靠 ” 極品演技 ” 的生動角色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蘇大強是你爸 “、” 宋倩是你媽 ” 的 ” 年度噩夢 ” 說明無論配角主角,只要鮮活都會被觀眾記住;受限的古裝劇依舊是剛需,年初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與年末的《大明風華》《慶餘年》遙相呼應,無論古裝家庭劇還是古裝歷史劇,” 串燒 ” 的新風格都令人耳目一新,而《長安十二時辰》則以全新敘事嘗試獲得了認可。

造星能力方面,電視劇今年也難得超越了綜藝,《陳情令》的肖戰、王一博,《親愛的,熱愛的》之楊紫、李現,綜合變現能力都令行業揚眉吐氣。一年下來,” 大娘子 “、” 韓商言 “、” 小公爺 “、” 小范大人 ” 等人物帶着他們的 ” 昵稱 ” 深入人心……這些劇目和角色脫穎而出的共同原因正是它們在原有題材、人設、製作模式上勇敢向前或橫跨的哪怕一小步。

想想明年

提升自身能力 現實題材要避免過度開發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受政策導向影響,現實題材成為當下並將在未來繼續擔任熒屏主流。這當中既有以《大江大河》為代表的主旋律商業化成功之作,也有《都挺好》《小歡喜》等帶有明顯社會話題性的作品。與此同時,市場也出現了對此類題材過度開發的苗頭。

如何把握好現實題材創新的分寸?孫昊認為,首先要抓住大多數人的情感共鳴點,比如房產、年輕人成長困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等等;其次,不是簡單地圖解社會,而是在展現豐富社會生活畫卷的同時深挖作品中的人性與社會性,提煉具有說服力的主題價值,” 如果說有什麼差異性的打法,那隻有是貼得更近、想得更深、走得更遠、做得更快。”

耀客今年出品的《賣房子的人》即將播出,這部孫儷繼《甄嬛傳》、《羋月傳》之後接拍的首部現代劇,由以犀利著稱的編劇六六在北京和上海的房產中介公司采訪十個月後創作而成。孫昊介紹,《賣房子的人》在認知表達上着重做到賦予故事和人物新的內容。此外,他們出品的另一部作品《特戰榮耀》則屬於熱門的軍事題材,計劃在明年八一建軍節前後播出。它通過展現一個年輕 ” 兵王 ” 在部隊中如何成長為具有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責任感的當代軍人,為傳統主題賦予年輕的活力。

2020 年,如何生存下去將是很多影視製作公司必須面對的首要問題。鑒於視頻平台資本集中、話語權強勢,製作公司在演員和項目的選擇上會多大程度地考慮視頻網站的意見,又有多少能堅持自己的選擇?孫昊認為,這更多的是考驗製作公司劇本創作和生產管理上的綜合能力,” 劇作方面就是看怎麼樣創造出一個與眾不同的更好故事,並能順應視頻平台項目評估的需求;生產管理上要合理地控製成本,製作出符合要求的作品。如果製作公司在這兩方面能力有限,話語權就在平台這邊,反之和平台交流的時候就可以有着比較大的空間。所以更多的還是要看製作公司自身能力的提升。”

另外,孫昊認為,傳統製作公司還應該與播出平台深入互動,增加 IP 變現的多元可能性。例如今年的《陳情令》就為整個行業在運營上提供了借鑒,其變現渠道的多元化、IP 全產業鏈開發的可操作性,都證明目前市場仍有很大的可開發空間。

文 / 本報記者 楊文傑 本版統籌 / 劉江華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全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