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元寶 細節是小說之「本」,魯迅、張愛玲、汪曾祺怎樣給人物穿衣?

郜元寶 細節是小說之「本」,魯迅、張愛玲、汪曾祺怎樣給人物穿衣?

《小說說小》封面書影,上海文藝出版社

評論家郜元寶新書《小說說小》,近期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本書力避架空議論,始終由衣食住行、人物場面、語言邏輯、視角結構、身體身份等細節切入,透視小說的寫與讀無法繞開的文化背景、歷史脈絡、意匠經營與人情世故。細節之「小」乃小說之「本」。例證涵蓋中外古今,主體卻是我們活在其中的「現當代」。博雅君子,將有小取焉?

郜元寶 細節是小說之「本」,魯迅、張愛玲、汪曾祺怎樣給人物穿衣?

郜元寶

我們讀文學作品,遇到書中人物的服飾,無論繁簡,恐怕都會一眼溜過去。其實在許多優秀作家那里,給人物穿什麼衣服,為何讓他(她)們這麼穿,而非那麼穿,都有講究。

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

1

郜元寶 細節是小說之「本」,魯迅、張愛玲、汪曾祺怎樣給人物穿衣?

郜元寶 細節是小說之「本」,魯迅、張愛玲、汪曾祺怎樣給人物穿衣?

《更衣記》封面書影(左),張愛玲青年時期照片

我們讀文學作品,遇到書中人物的服飾,無論繁簡,恐怕都會一眼溜過去。其實在許多優秀作家那里,給人物穿什麼衣服,為何讓他(她)們這麼穿,而非那麼穿,都有講究。

小說故事性強,描寫細膩,涉及衣物服飾更多。小說之外,作家們也會通過戲劇、散文、雜文等文學形式來描繪或探討衣着打扮這一常見的生活現象。

張愛玲的散文《更衣記》就很別致。它當然不是寫某人某次更換衣服的行為,更不是取「更衣」的委婉義之一「如廁」,而是概括地記錄了作者所了解的一部分中國人從清末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服飾變遷的歷史,即什麼時候流行什麼衣服。這篇文章提到許多服裝款式,光皮衣就有所謂「小毛」「中毛」「大毛」,棉襖的滾邊則分「三鑲三滾」「五鑲五滾」「七鑲七滾」,諸如此類,今天的讀者若非專門研究,會覺得很隔膜。好在我這里並不打算專門談論張愛玲的這篇散文,只是借她這個題目,梳理一下現當代中國文學中有關人物服裝的描寫。至於衣服上過於瑣碎的佩飾,這里暫且按下不表。

郜元寶 細節是小說之「本」,魯迅、張愛玲、汪曾祺怎樣給人物穿衣?

張愛玲為小說設計的衣物插畫

《更衣記》告訴我們,張愛玲對衣着打扮很有研究。她18歲時寫的散文《天才夢》結尾那句名言就和衣服有關:「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更衣記》里也不乏這樣的「雋語」,比如說,「在政治混亂時期,人們沒有能力改良他們的生活情形,他們只能夠創造他們貼身的環境——那就是衣服。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中國的服裝更可以作民意的代表」,男子生活雖然比女子更自由,但「男子服色的限制是現代文明的特徵」,「單憑這一件不自由,我就不願意做一個男子」——據說張愛玲還跟她的閨蜜炎櫻合資辦過時裝店,自任設計師和廣告文案的作者。日常生活中她的許多衣服都自己設計。張愛玲喜歡奇裝異服,不怕驚世駭俗。她也喜歡借服裝設計來探討文學理論問題。比如她認為寫小說要有「參差對照」,最好是「青綠配桃紅」。

現在張愛玲的傳記出了好多種,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看看她究竟如何設計服裝,如何像同時代另一位有名的上海女作家蘇青所說,喜歡「衣着出位」。

「月白背心」「長衫」「破氈帽」「壽衣」及其他

2

再看魯迅。《故鄉》寫豆腐西施出場,「一個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着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除了「沒有系裙」這四個字,豆腐西施穿了什麼,全無交代。有讀者就納悶:那可是嚴冬啊,豆腐西施「沒有系裙」,卻可能穿着厚厚的棉襖棉褲,你能看出「圓規」來嗎?這或許就是魯迅描寫女性衣着過於簡單而惹出的麻煩吧。

再比如《祝福》寫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完全是神態描寫,不涉及衣着。

魯迅說過,「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畫了全副的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魯迅這里指的是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之中」。魯迅不寫祥林嫂衣着,只注重其神情,尤其是「那眼珠間或一輪」,和顧愷之說的是一個道理。

郜元寶 細節是小說之「本」,魯迅、張愛玲、汪曾祺怎樣給人物穿衣?

《祝福》舞台劇祥林嫂形象

《祝福》寫祥林嫂第一次到魯四老爺家做傭人,「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這就凸顯了衣着與身體兩方面的特徵,說明祥林嫂是乾乾淨淨守寡的女人。她雖然營養不良,但大體健康,甚至還有某種容易被忽略的青春朝氣,而她的衣着也與這種身心狀態基本保持一致。

隔了兩年,祥林嫂第二個丈夫去世、孩子被狼叼走,不得已再次上魯四老爺家幫傭,作者也再一次寫她「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強調服飾依舊,說明祥林嫂生活貧寒,幾年沒添新衣,同時也反襯出她雖然服飾依舊,身心兩面卻都已判若兩人。這就像《故鄉》寫少年閏土頭戴「一頂小氈帽」,中年閏土則是頭上「一頂破氈帽」。氈帽相同,閏土卻不再是原來的閏土了。

說起氈帽,不能不說說阿Q的打扮。氈帽也是阿Q的「標配」。魯迅對阿Q的破氈帽念念不忘,十幾年之後,有人要把阿Q搬上舞台,魯迅還特別提醒改編者「只要在頭上戴上一頂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他生怕改編者不知氈帽是什麼,特地寄去一個畫家朋友所畫的頭戴破氈帽的幾張阿Q的畫像。

郜元寶 細節是小說之「本」,魯迅、張愛玲、汪曾祺怎樣給人物穿衣?

電影《阿Q正傳》劇照

魯迅寫阿Q,在服裝上所作的文章,當然不止一頂破氈帽。比如阿Q和王胡之間的那一場打鬥,就起因於他和王胡比賽在「破夾襖」上捉虱子。套用張愛玲的話說,生命對於阿Q王胡可不是什麼「華美的袍」。他們只有「破夾襖」,而「爬滿了蚤子」則沒什麼兩樣。阿Q因吳媽事件被趕出趙府,他給趙府舂米舂熱了脫下來的那件「破布衫」也就拿不回來,「大半做了少奶奶八月間生下來的孩子的襯尿片,那小半破爛的便都做了吳媽的鞋底」。經過這一次「戀愛的悲劇」,阿Q被趙家和趙家所指使的地保盤剝得一貧如洗,「棉被,氈帽,布衫,早已沒有了,其次就賣了棉襖;現在有褲子,卻萬萬不可脫;有破夾襖,又除了送人做鞋底之外,決定賣不出錢」。在「頗有些夏意」的季節,阿Q就穿着僅存的那件「破夾襖」和「萬萬不可脫」的褲子,倉皇離開未莊。

如果說魯迅只對眼睛感興趣,完全不寫人物的服飾,肯定不對。「站着喝酒而穿長衫」,寥寥數字,不就寫活了孔乙己嗎?再如《孤獨者》寫魏連殳登場,「是一個短小瘦削的人,長方臉,蓬鬆的頭發和濃黑的須眉占了一臉的小半,只見兩眼在黑氣里發光」,這固然是只寫神態,不寫衣裝。但小說又寫到魏連殳死後,只穿「一套皺的短衫褲」,這就暗示他做了官,花錢如流水,卻依舊頹廢,依舊不修邊幅,依舊不為自己打算。

但《孤獨者》最後,作者詳細描寫了怎樣給魏連殳穿「壽衣」,「一條土黃的軍褲穿上了,嵌着很寬的紅條,其次穿上去的是軍衣,金閃閃的肩章」。魏連殳就這樣「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靜地躺着,合了眼,閉着嘴,口角間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這可笑的死屍。」透過一套「壽衣」來刻畫魏連殳一生的頹廢,以及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真是入木三分。

「摹本緞」·「二馬裾」·「西狐肷的鬥篷」

3

都說汪曾祺是「美食家」,善於寫「吃」,其實他寫「衣」也有許多精彩之筆。

汪曾祺小說多取材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故鄉高郵,那里面的服裝當然都打上了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的烙印。上文提到汪曾祺1996年短篇小說《小孃孃》,寫「來蜨園」的謝普天與謝淑媛「姑侄亂倫」,其中就有張愛玲《金鎖記》里出現過的當時流行的面料「摹本緞」。汪曾祺不太談張愛玲,不知道他寫《小孃孃》這一節,是否想到過《金鎖記》。

張愛玲倒是知道汪曾祺。1990年2月,隱居美國洛杉磯的張愛玲看到汪曾祺小說《八千歲》,專門寫過一篇散文《草爐餅》。《八千歲》寫「衣取蔽體、食止果腹」的米店老闆「八千歲」專門吃一種極便宜的「草爐餅」,這勾起了張愛玲對於往昔的無限眷戀,她在上海也聽到過「草爐餅」的叫賣聲,卻一直不知道究竟是什麼,這回算是解開了將近五十年的一個謎。

張愛玲應該也注意到汪曾祺對「八千歲」父子特殊衣着的描寫,雖然她那篇不點名地回應汪曾祺的散文,並未提到汪曾祺筆下「八千歲」的特殊服裝。

郜元寶 細節是小說之「本」,魯迅、張愛玲、汪曾祺怎樣給人物穿衣?

汪曾祺

汪曾祺寫「八千歲」節儉,表現在食物上是專門吃極其廉價而粗糙的「草爐餅」,表現在衣服上,則是一年四季雷打不動,只穿一種老藍布做的長過膝蓋但距離腳面尚有一尺的款式奇怪的「二馬裾」。這「二馬裾」和「草爐餅」是「八千歲」的「標配」。

可悲的是,省吃儉用的「八千歲」突然被小軍閥「八舅太爺」以「資敵」(暗通日本人)的罪名綁架,硬是勒索去九百塊大洋,才肯放人。「八舅太爺」用一百塊辦了一桌滿漢全席,讓「八千歲」看得心痛。但小說沒寫「八千歲」是否知道,那出手豪闊的「八舅太爺」竟然還用另外八百塊,給妓女虞小蘭買了件「西狐肷的鬥篷,好讓她冬天穿了在宜園梅嶺賞雪」!

分析「八千歲」這個人物,不僅要注意作者對他的吃物「草爐餅」的描寫,還須懂得何為「二馬裾」,以及「八舅太爺」用「八千歲」的八百塊錢給那位風塵女子購置的「西狐肷的鬥篷」。

兩種方式,各有千秋

4

古人談論文學描寫人物的方法,經常借用繪畫理論的術語,比如說作家既可以「遺形寫神」,就是不關心人物外貌而直指本心,但也鼓勵「以形寫神」,「形神兼備」。這個「形」,自然也包括穿着。

上述幾個現當代文學中與服裝有關的例子,對這兩種傳統都有所繼承。優秀作家既可以不寫或少寫人物的衣着,也可以大寫特寫。兩種方式各有千秋,都可以見出作家們的苦心孤詣與匠心獨運。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