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不達意、頻繁忘事小心老年痴呆來偷襲

小心老年痴呆來偷襲

有人常常「自暴自棄」地認為,年紀大了牙齒必然會掉光,人必然會健忘、糊塗,總之「人老就是不中用」!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2016年全球阿爾茨海默科學家年會(AAIC)上曾報道過一組113歲的荷蘭老人,即便百歲高齡,其認知功能依然正常,所以認知障礙並非衰老的必然。但是,認知障礙也可能發病於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所以既不能太過悲觀,也不可掉以輕心,要用防病治病的心態來對待它。雖然,醫學上目前還沒有能徹底治癒老年痴呆的方法,但是早防早治是提高患者晚年生活質量的有效措施。

詞不達意、頻繁忘事小心老年痴呆來偷襲

老糊塗≠老年痴呆

很多老人的認知障礙已經很嚴重了,可家屬仍堅持認為老人只是老糊塗,不是病,無須就醫。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行為異常症狀:有的體面老人忽然開始撿垃圾、囤積廢品,還用賣廢品賺來的錢給孫子買零食;有的老人突然和家里的保姆走得很近,會擁抱保姆,甚至想和保姆結婚;有的老人總是認為老伴有「外遇」,甚至能虛構出「合情合理」的約會對象和情節;有的老人總是認為鄰居偷了她一顆白菜、保姆偷了她兩個雞蛋等;有的老人面對常用的家電,如電視機、微波爐、洗衣機手足無措,不會使用;有的甚至把電熨鬥放到冰箱,把蔬菜放進洗衣機,把洗干淨的衣服和髒衣服混起來放;更有甚者會把家人無微不至的照顧當作敵人的監控,常常令兒女們委屈不已。當患者本人及周圍家屬都認為其記憶減退、遇到問題總是向家屬求答案,但家人聚會卻總是不參與聊天時,也應及時就診。

行為異常要警惕

認知功能障礙並非全或無,大多數情況下只是部分喪失。因此,很多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偶爾表現出有違常理的精明,往往令家屬倍感困惑,甚至懷疑老人是裝病。王阿姨經常找女兒「碰瓷兒」,說自己丟了錢,王阿姨的女兒為了息事寧人就直接給她200塊錢,可王阿姨臉色一變,「我明明丟了500塊,你還差我300塊!」突如其來的質問,令王阿姨的女兒哭笑不得。

同樣深感困惑的還有張大爺的兒子,張大爺總懷疑兒子「偷」了自己的牙簽,於是先去派出所報案,被拒絕受理後又開始找律師打官司,一根牙簽引發的訴訟看似荒唐,但法律程序卻走得有理有據,導致張大爺的兒子聲稱自己的老爸在「裝病」。

盡管子女們剛開始都半信半疑,但是老人們後期症狀不斷加重,均被診斷為患病。隨着病情進展,有的老人甚至會在發病時傷及子女親人。這充分提示我們,應該仔細比對,認真判別老伴或父母的行為變化,及時發現端倪並就診。

如何預防和延緩老年痴呆

飲食:

美國著名的弗萊明漢隊列研究中曾經在一個社區進行健康干預幫助社區居民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通過三十年的時間,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原本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所採取的健康管理措施,竟然對老年痴呆也有效。與第一個十年相比,第四個十年的痴呆發生率下降44%。因此,健康的飲食+運動,可以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對防治痴呆也有一定功效。

運動:

有研究表明運動對預防和延緩老年痴呆有很大幫助,例如走路、跑步等,手部運動,如彈琴、敲鍵盤、撿豆子等。

環境刺激:

兩點一線、生活乏味單調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因此環境刺激對預防老年痴呆非常有效。豐富的生活內容和社交圈子都可以有效刺激大腦皮層。「活到老、學到老」也可以持續鍛煉大腦,預防老年痴呆。

睡眠:

研究表明,睡眠和認知功能有着不可忽視的聯系。因此,專家建議每天保持7個小時以上的有效睡眠(盡量連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