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少年的你》中的人物,生育很容易,養育不容易

如果人生有四季

成年之前,都是春季

細數《少年的你》中的人物,生育很容易,養育不容易

少年的你

電影《少年的你》,上映一天破兩億,截止今天已經突破14億,引爆票房的同時,也給我帶來了深思。

一直以來想杜絕,卻一直存在的校園霸凌,通過這部電影真實的展示在了我們面前,電影中的故事可能是虛構,但展示的內容卻比現實還要現實。

電影中的幾角色,沒一個原生家庭是正常的。而一個不正常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我們來看下其中兩個角色的家庭,其中原生家庭對他們的性格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魏萊

細數《少年的你》中的人物,生育很容易,養育不容易

魏萊很漂亮,家里有錢,學習成績也很好。

這樣一個有錢又有顏,前途大好的女孩,卻在校園霸凌同學,造成了胡小蝶的死亡。

魏萊性格的養成也與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系,在影片中很多地方也能看到:

在審訊時,警察准備打電話給魏萊的母親,魏萊突然情緒失控。(不想父母失望)

在和陳念道歉時,魏萊告訴陳念,因為復讀這件事,她父親整整一年都沒有和她說過話。(父親的冷暴力)

在停屍房,魏萊父親看到魏萊的屍體,盯了幾秒後,憤然轉身,決然離去,母親緊隨其後離開。

可以看到魏萊的家庭很富裕,是精英家庭。這樣的家庭環境,理論上應該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

但是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僅僅是技能方面的培養,更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修養,而這些是無法用金錢和學歷來裝點的。

魏萊雖然獲得過很多獎杯和證書,但還是能感受到她心里的壓力,來自父親的高標準要求。

這也是當今社會的常態,父母有着不錯的物質,期盼着孩子能夠有個更好的未來,更高的成就,這本來是沒有問題的。

問題在於我們是否關心過孩子這一切是不是孩子想要的,父母自己沒有學好鋼琴,就希望孩子學好鋼琴,父母沒有考上好的大學,孩子就要考個好大學。將父母以前的人生缺憾,轉由孩子來實現?!

在孩子遇到失敗和挫折時,父母是否給予鼓勵?當一個100分的卷子,孩子只考了9分,父母是否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大多數父母看到這個分數,可能直接一個巴掌就扇孩子臉上,然後一邊用手指點着孩子的頭,一邊教訓孩子。最後將試卷扔到孩子臉上,把孩子晾在一邊。

對於失敗,魏萊的父母給予的是否定和冷暴力,結果是一個本應該幸福美滿的精英家庭支離破碎。

在看到魏萊屍體的那一刻,什麼復讀、失敗、事業都已經不重要了。

此刻懺悔,也為時已晚

魏萊的小跟班徐渺(右一)

細數《少年的你》中的人物,生育很容易,養育不容易

徐渺是個普通家庭,長相很普通,家庭也很普通。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家庭,卻培養出的孩子,成為了造成胡小蝶死亡的幫凶。

徐渺在被懲罰不能高考後,為了讓徐渺繼續高考,父親向老師下跪求情。但是懲罰已經出來,此時求情已經無法挽回。

父親無奈絕望,轉頭看向唯唯諾諾的徐渺,心中氣憤,對孩子拳打腳踢。(身體虐待)

徐渺一定程度上具有討好型人格,這一點在後續的影片中展現,在求助陳念時,徐渺對陳念哭訴:我已經什麼事都聽她的,但是她為什麼還是不放過我。(討好他人)

這是一次無知又無奈的發聲,無知的以為只要滿足了別人就能讓別人放過自己的幼稚心態。可以看出,小跟班和父母之前基本沒有交流,因為但凡有一點交流,就不會出現任人擺布的局面。

沒有交流的父母 + 討好他人的性格 + 拳打腳踢的虐待,這一切導致了她成為胡小蝶死亡的幫凶

看到這個結果,作為徐渺父母更應該反思自己是否已經盡了應有的責任?而不是在事情發生以後,對着孩子拳打腳踢進行情緒上的宣洩。這不僅沒辦法解決問題,還會讓孩子畏懼,變得更加唯唯諾諾。

拳打腳踢之下,是父母的一次次否定,所否定的不是孩子的一個選擇或一個決定,而是否定了孩子的整個世界!

還記得09年,北京大興發生一起震驚全國的滅門慘案,一家六口家中被害,最小的年齡不到2歲。兇手竟然是在家族中是長子長孫:李磊。李磊在爺爺奶奶家里面曾經過着7年的備受嬌寵溺愛——留守兒童的生活,7歲後回到父母身邊開始上學。父親望子成龍,然而這時的李磊已被爺爺奶奶慣得不成樣子了,經常會逃學,父親無計可施,便時常拳腳相加。

而父親打的時候,母親則在旁邊冷漠的看着,不僅不勸阻還附和父親。李磊對記者說,小時候在家里就很坐牢一樣,父親管得嚴,晚一點回家,就是一頓毒打。直到17歲他那年離家出走,這種生活才告一段落。

李磊的罪行不可饒恕,但是扭曲的人格培養,原生的家庭環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孩子的世界本來就是白紙一張,父母書寫上什麼,孩子就會變成什麼。當父母不斷的給予虐待,孩子長大後自然會充滿暴力和仇恨。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