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的姓名千奇百怪?原來大多數都是臨時湊的

據統計,目前在用姓氏6150個,其中傳統意義上的百家姓占比85%。

而作為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日本,他們的姓卻有十幾萬種!人口有14億之多,但日本總人口僅有1.2億,也就是說每個姓平均只有幾百人,這是咋回事呢?聽本星君給大家說道說道。

▲日本各都道府姓氏最多人數分布


(一)通過姓氏區分社會等級

在古代日本,平頭百姓是沒有姓氏的,只有名字,而那個時候大多數人又是文盲,生了兒子就叫大郎、二郎,生了女兒就叫美子、花子。走在大街上隨便叫一聲「大郎」,估計得有一半人回頭看你。

隨着中國先進生產技術的傳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還在原始社會刀耕火種的日本一下子躍進到了奴隸社會,為了維持全國統治和生產剝削,原始社會的氏族生產關系被變相保留下來。

身處統治階級的貴族們開始有了「氏」、「姓」,處於社會下層的勞動百姓也區分三六九等,等級森嚴的「氏姓制度」逐漸成形。貴族恆貴,賤民恆賤,世代相襲,永不逾越,氏姓制度成了統治階級強有力的統治工具。

▲古代中國移民日本的路線主要有兩條,北路從朝鮮半島經海路到北九州地區,南路從江浙一帶經琉球到達日本,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移民逐漸向近畿地區轉移

五世紀以前,大和國還未統一日本列島,在這個不大的島上,國家林立,紛爭不斷。大和國建立起統一日本的政權後,重用地方氏族來鞏固中央政權,逐漸形成位高權重的氏族政治集團。

每個氏族里面的龍頭老大就是「氏上」,掌管氏族集團的大小事務,在政府中擁有某些特權和地位,並且是世襲制,擁有極高的政治權力。

氏的來源一般有三種:一是官職,比如掌管天皇膳食的「膳」氏;二是統領一方的豪族,比如可以影響日本政壇的「蘇我」氏;三是由天皇直接賜予,比如日本四大氏「源氏」、「平氏」、「橘氏」、「藤原氏」,這四大氏族中前三家直接和皇族有關系。

▲大和國背海靠山,在紛亂的戰國時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二)中國給日本帶去了很多姓氏

還有一部分「氏」則和中國有密切的關系。

據日本史書記載,在中國春秋時期,有一支秦人為躲避戰亂東渡日本,當時的科技和文化水平遠高於日本,秦人將技術無私教授給日本,天皇為了感激秦人專門劃出地界供秦人生活。

隨後的日子里,一批又一批的大陸人移民日本定居,並逐漸得到天皇的重用,為更好地融入日本生活,秦人改姓惟宗氏、島津氏、秦公氏等,在桓武天皇時權力達到巔峰。史書中也有「秦人徐福東渡日本」的記載。

已故日本首相羽田孜曾公開承認自己是「徐福的後代」,並兩次前往徐福故里——江蘇省贛榆縣,祭祖尋根,為中日友好做出突出貢獻。

▲2002年,羽田孜與贛榆徐福村村民合影

東漢王朝漢獻帝劉協的玄孫劉阿知,為避禍率族人東渡日本,定居後向日本傳授先進的科學和文化知識,逐步被天皇重用,並多次協助天皇平息動亂,威盛一時。

▲現在位於日本岡山縣的阿知神社專門供奉劉阿知

這支漢人逐漸衍生出原田氏、大藏氏、高橋氏等幾十個姓氏,其中的原田氏在日本九州福岡市建立了漢太公廟,並有代代相傳的族譜,上面記載原田氏已繁衍到劉邦的第93代。

此外,吳服、白鳥、奈良、秋月、山口、平田、松野、深根等姓氏均和秦漢三國時期的移民有關系。日本學者通過大量研究,得出百分之三十的日本人有中國血統的結論,這更加讓人吃驚。

▲《柯南》中的白鳥警官,可能是秦漢三國來自中國的移民後人

還有一部分姓氏則和當時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伽倻等國的移民有關系,比如高麗、豐原、沙田、麻田、海原、豐津等姓氏。


(三)天皇供養不起子孫,只有賜姓打發他們走人

按照日本舊的政治制度,以天皇為第一世算起,如果到第六世沒有繼承皇位,族群就要脫離皇族,但實際上眾多皇族一直都被政府供養着。

時間來到嵯峨天皇時期,這位皇帝大人風流倜儻,後宮佳麗無數,子嗣眾多,但奈何國庫空虛,養不起天皇龐大的家庭。

於是,嵯峨天皇想了個招,既然吃飯的人太多,那就趕出去一些,將32位皇子皇女降為臣子,賜氏「源」,寓意與天皇同屬一源。

這一招被後世天皇良好的繼承過去了,一到財政困難時就將皇子降為臣子,都賜氏「源」,這些由不同天皇的直系子女組成的「源」氏前前後後共有二十一支。

▲第一支「源氏」的祖先嵯峨天皇

作為一國之主的天皇都會面臨財政困難,其他皇族同樣避免不了,這些由皇族子女降為臣子的被賜氏「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源氏」和「平氏」兩家在日本政壇輪番上演奪權大戲,你方唱罷我登台,不斷書寫歷史,影響後世。

▲平氏家族的扛把子「氏上」——平清盛,這是影視劇中形象

雖說各大氏族都位高權重,但政治地位總有個高低貴賤,為了區分他們的級別,天皇授予各大氏族「姓」。

通常情況下,中央重臣被賜姓「臣」、「連」,地方豪族被賜姓「君」、「直」,地位再往下就被賜姓「造」、「縣」、「史」等,形成完整的等級制度。


(四)除了姓氏和名字,日本人還有「苗字」

日本的「氏」都是很大的家族,為了進一步區分氏族內的各大家族,又根據領地、住所、職業等創造了「苗字」,「苗字」與漢語中的「名字」同音,卻是不同的意思。

日本第一大氏「源氏」就有以領地命名的新田、足利、武田、細川、今川等「苗字」。

▲江戶憲政年間一份農民宗門記錄,可以看到每個人都有苗字

人們熟知的日本大名人德川家康,其全名為「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源」代表其是日本第一大氏「源氏」。其祖先是天皇的直系子女,「朝臣」代表「源氏」在日本政壇的地位,是最高的一級,「德川」和「次郎三郎」是其區分氏族內部的「苗字」,而「家康」才是其和我們漢語「名字」意義相同的實名。

本來日本政府規定文書往來涉及到的名字全部用「氏+姓+實名」的格式來寫,但「源氏」扛把子源賴朝覺得「源氏」是和天皇有着血親關系的第一大氏,不能隨隨便便讓人使用。

於是規定內部文書全部採用「苗字+實名」的格式書寫,這也就有了我們熟知的「德川家康」,還有公文里面的「源朝臣家康」。

後來,大量苗字出現,「氏、姓、苗字」逐漸合並,統稱「苗字」,也就是現今日本人姓名中「姓」的意思,和我們所熟知的「姓」同意。


(五)百姓給自己起的奇葩姓氏

日本這種貴族有姓而百姓無姓的局面一直持續到明治時期。

1870年,明治天皇准備改革戶籍、兵役和稅費制度,但占國民總人口大多數的是有名無姓的老百姓,登記戶籍時候就會出現滿本子的「大郎」、「二郎」,這對於政府工作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於是頒布了《平民苗字容許令》,規定「凡國民均可起姓」。

但對於百姓來說,「姓氏」這東西以前是貴族的特權,很多人還心存畏懼,現在突然要加個姓名,本身興趣就不大,而且因為還涉及到兵役和賦稅,在一些地方甚至還遭遇了百姓的對抗。

▲就是他讓每個日本人擁有了姓名

天皇一看這形勢,和預想的不一樣啊,於是在1875年又頒布了《平民苗字必稱令》,規定「凡國民,必須取姓」,要求每一個日本人必須擁有姓氏。

這下好了,天皇一怒,老百姓們都害怕了,趕緊想姓氏吧。當時的日本,老百姓中有超過90%的人是文盲,哪能想出一些有文化涵養的姓氏來,所以大多數百姓取的姓氏都很隨意,趕緊完成任務才最重要。

隨意到什麼地步,家在山下的就叫「山下」,家在竹林內的就叫「竹內」、「竹野內」,家在山谷里的就叫「山谷」、「長谷」、「中谷」,家在松樹下的就叫「松下」,家在村子北邊的就叫「北村」,家里有三棵樹的就叫「三木」等等。

▲日本老百姓根據生活場景給自己取姓

這類以居住地取姓的大概占了80%。這里面有膽大的叫「日本」、「東京」、「北京」的,真不知是何想法。

我們一直以來都把這當段子看,其實這種以居住地為特點而取姓正是源於我們的中華文化。百家姓趙、魏、秦、柏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姓氏,均來源於周朝封地的名字,西門、東方、軒轅等復姓也和居住地有關。

一部分人則以職業為姓,比如養菊花的就叫「菊川」,養鶴的就叫「鶴田」,種水稻的就叫「稻穀」,看糧倉的就叫「米倉」等等,還有看起來很尷尬的「犬養」、「豬飼」,這應該是兩家養狗和養豬的人家。

▲日本第29任首相犬養毅,此人與孫中山先生是密友

這些姓乍看起來跟鬧着玩兒一樣,和網上的段子一模一樣,可實際上這就是人家真實的姓,而且從姓中十有八九可以看出他們當時的居住環境或者自身職業。

▲日本姓氏奇葩真多

還有一部分人就比較大膽了,既然天皇規定每個人必須有姓,又沒有規定必須姓什麼和不能姓什麼,索性取名「源」、「平」、「藤原」等這些日本歷史上顯赫的大姓。

這些人和那些本家比起來,當然是假冒的「偽劣產品」了,但又有什麼關系呢?法無禁止即可為,雖然無法獲得本家顯赫的地位,但滿足一下虛榮心還是可以的。

上述這幾種人好歹取姓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想法,還有一部分人既沒文化,也沒主見,怎麼辦呢?戶籍官員也不管那麼多,既然你自己不知道,那我就隨便從書里找幾個字頂上。

隨隨便便的舉動,就完成了子隨父姓、妻隨夫姓的姓氏取用大事,不得不佩服他們。

據不完全統計,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出現的姓氏占日本總姓氏的90%以上,這也造成了很多如今看起來很怪異的姓氏,讓不明所以的人忍俊不禁。

下面舉幾個例子。

日本體壇名將有很多,但令我們印象深刻的也許就兩位,一位是撐杆跳運動員「我孫子智美」,另一位是棒球運動員「一二三慎太」,為什麼出名?也許這名字功不可沒。

▲2010年廣州亞運會女子撐杆跳第三名「我孫子智美」

演藝界的名演員「青木放屁」、「馬場良馬」、「七五三褂龍也」、「剛力彩芽」等,這些演員出演的電視劇播放量先不說,但這名字已經火到國外了。

日本的姓氏雖然有借鑒漢文化的成分所在,但與自古傳承的宗族姓氏有明顯的不同,尤其是明治維新以後出現的姓氏,更多的是為了區分不同的人,少了一分宗族的意味,甚至出現了同姓不同族,同族不同姓的局面。


(六)天皇沒有姓氏

哦,對了,作為日本最高象徵的天皇只有名字,是沒有姓的。

這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天皇不是「人」啊,天皇是神的後裔,大家見過哪個神有姓氏嗎?

同理,皇子、皇女、皇孫們也是沒有姓氏的,但如果皇女外嫁,則需要跟隨丈夫的姓氏,如果是普通女子嫁入皇門,因為她本身就不是皇族血統,所以還用原來娘家的姓氏。

雖然二戰後日本天皇摒棄了作為「神」的屬性,但作為一種文化符號,依舊保持了原來的沒有姓氏規定。

▲與現在的天皇德仁結婚26年的皇后小和田雅子,依舊保持娘家的姓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雜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