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演員請就位》海報

最近一期剛剛播出的《演員請就位》中,演員黃宥明在節目里提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或許這個問題就是現在大多數演員都需要面對的一個非常讓人無奈的現象,不少參加節目的演員在聽到黃宥明的話之後都表示感同身受。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黃宥明「耿直」的問題

在《演員請就位》第五期當中,黃宥明表示自己作為一名演員其實非常被動,很多時候製片人或者導演在挑選演員的時候會把「流量」作為一個硬性指標,他認為「流量至上,演技做配」這種行為是對作品的不尊重。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李濱表示感同身受

其實《演員請就位》播出至今,關於「演員很被動」、「被流量搶走角色」這一類的話語經常在節目中被提起,在此之前四位導演並未回應過此事,不過這一次有兩位導演針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回應,郭敬明導演說了一堆車軲轆話,而陳凱歌導演則揭露了這一現象的一絲本質。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陳凱歌對此的看法

陳凱歌表示「流量」是資本控制下市場的一種正常現象,沒有必要加以抨擊,投資者想要賺錢,「流量」則可以幫助投資者將利益最大化。流量明星是保證影視作品成功的手段之一,但這一手段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只要流量明星有演技,沒有必要因為其自帶流量加成就去貶低他們。

陳凱歌在這里說出了「流量當道」的一絲本質,不過他的闡述有些片面,今天美叔在這里跟大家探討一下國內目前的「流量明星」現象,看完這篇文章你或許會對流量明星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流量」與電影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陳凱歌

剛剛美叔說過,陳凱歌所闡述的內容有些片面,這主要是因為陳凱歌導演只說了「流量明星與電影」之間的關系,並沒有解釋他們與電視劇、影視廣告之間的關系。咱們先順着陳凱歌導演的話聊一聊「流量」與電影,下面再說他們與電視劇和影視廣告之間的關系。

與電視劇等其他影視作品相比,電影是一門傳統的生意:我拿出作品,你花錢買票來看。這是一種非常直接和單純的購買關系,電影對不對觀眾胃口,電影內容能不能值回票價,是觀眾掏錢購買電影票的最基本要素。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上海堡壘》海報

流量明星所自帶的人氣在面對真金白銀的電影票時,可能並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陳凱歌導演會說「沒有演技是萬萬不可的」。投資人在選擇角色的時候會考量「主要觀影人群」的感受,一旦因為演技導致電影口碑崩盤,這個代價誰也承受不起(《上海堡壘》就是一個很直觀的例子)。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誅仙》海報

同樣,流量明星的經紀公司對這一點也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所以由流量明星來擔綱主演的電影其實並不是太多(對比每年登陸院線電影數量),多數時候流量明星出現在電影當中都是配角或者龍套,只是為了蹭一波熱度。真正敢於去主演電影的流量明星,要麼是真的想要打磨自己的演技,要麼就是對自己的演技(或者人氣)有些盲目的自信。

「流量」與電視劇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電影與電視劇

電影是一門傳統的生意,電視劇卻不是。觀眾去看電影要掏錢買電影票,看電視劇卻不用掏錢(除了買會員追更新)。電視劇的售賣分為兩種:一種是影視公司製作然後賣給電視台(或者視頻平台);另一種是電視台(或視頻平台)自製。

雖然分了兩種,不過其最終面對的客戶卻都是一樣的:廣告主。播出方(電視台或視頻平台)要先用這部電視劇進行招商,然後才會開始播出。所以聰明的你應該能夠明白了,雖然電視劇拍出來是給觀眾看的,但是電視劇的目標用戶其實是廣告主。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孤芳不自賞》海報

那麼,一部電視劇在開播之前,播出方如何說服廣告主投廣告呢?我這部劇劇情精彩離奇?我這部劇特效宏大?我這部劇貼近生活?如果你是廣告主,你會覺得這種推銷靠譜還是說我這部劇有某某流量明星坐鎮,他(或她)有多少粉絲,預計上線之後日均播放能超過多少多少?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我們真朋友》劇照

為何播出方可以如此篤定呢?原因就在於電視劇的觀看門檻要遠遠低於電影,粉絲們除了買個會員(電視台播出的話甚至不用買會員)之外,不需要再額外進行消費,但是如果宣傳做得好,那麼粉絲們可以幫助流量明星不斷的去刷播放量(廣告主無法監測到這種行為)。

再一個就是,如果廣告主的產品與流量明星粉絲群體高度重合的話,還能夠產生不小的購買量。對於廣告主來說,流量明星所帶來的超高的產品(或品牌)曝光量以及營業額,都是實打實的利益。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不放具體明星,請大家自行對號入座

現在大家應該能夠明白為什麼很多流量明星即使被揶揄「演技差」,但是仍舊堅持在電視劇表演的一線了吧?雖然他們其中很多人表示,參與電視劇演出是為了「打磨演技」,實際上他們是為了增加錢包厚度,只要人氣夠旺,他們不愁播放量,自然也不愁沒有片子拍。

「流量」與廣告片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蔡徐坤代言了不少高端品牌

與電影和電視劇不同,流量明星與廣告片是非常直接的關系:品牌方會根據自身產品調性與流量明星及其粉絲群體之間的相容度進行判斷,如果該明星符合自身品牌調性,那麼就邀其為自己的產品代言並拍攝廣告片。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林志玲為某品牌腕錶代言

流量明星粉絲的購買力決定了一位流量明星能否拿下一線產品的代言。雖然看起來似乎與電影有些相似,但是這里面還是有不小的區別:電影,尤其是商業電影,其面對的受眾是「所有人」,並且流量明星也會影響電影的品質;而代言則不同,即使是受眾是「所有人」的產品,明星也不會影響其產品的品質。

換句話說,一件產品的品質好,即使沒有流量明星代言,也依舊會有人去買,明星的代言是「錦上添花」,讓更多人知道這個產品;而參與電影演出的流量明星,則是一個「不可控因素」,如果因為其演技導致電影口碑出現問題,就會導致電影變成「粉絲向」,其觀影人數將會大打折扣。

「流量」與演員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牛俊峰也曾遭到過片方的拒絕

讓我們回到《演員請就位》,上面美叔提到過,不少演員都對黃宥明提出的問題表示肯定,這其實折射出目前國內電視劇產業的一種畸形現象:電視劇是為廣告主服務的。當電視劇不依靠品質而是「人氣」、「熱度」來吸引廣告主的時候,就已經背離了影視作品的本質。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第一期中陳凱歌的問題

這一現象對於那些沉下心來提高演技,並不樂於過多拋頭露面的演員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再高的業務能力也抗不過人氣。這也難怪《演員請就位》第一期當中有陳凱歌問誰曾經想要放棄演員這份職業的時候那麼多人舉手。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AKB48

其實國外也有與「流量明星」類似的現象,以日韓為例,他們那邊兒有不少專門的個人或團體通過漂亮的外形和人設走紅,這一類「流量明星」通常被稱為「偶像」,對於他們來說,「偶像」是一份職業,這份職業主要通過代言、見面會以及周邊來獲得收益。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AKB48出演的電視劇

當然,「偶像」會參與影視作品演出,也會辦演唱會、出唱片,不過他們的這些行為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曝光度和影響力,而不是指望這個掙錢。反觀國內的「流量明星」,似乎電視劇已經成為一隻超耐薅的金綿羊,能夠為流量明星源源不斷的提供羊毛。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自己體會

所以,流量明星到底要不要被歸為演員其實是有待商榷的,畢竟他們不需要靠演技,市場也不需要他們具備演技,或者我們可以在現有的演員分類當中再給他們單獨分出一類來:演技派、偶像派和流量派?

「流量當道」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原因主要分為兩部分,美叔分別給大家聊一下。第一個原因是資本的介入。影視領域市場化之初這一現象就已經出現了,大家仔細回想一下,是不是當年曾經出現過一個名詞叫做「影視歌三棲明星」?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鍾欣桐當年就算是「影視歌三棲」明星

這個「影視歌三棲明星」其實就是如今流量明星的雛形,不過與如今流量明星有所區別的是,當年的「追星族」戰鬥力與現如今的「粉絲」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當年的明星雖然具備影響力,但是「追星族」的購買力並不高,大家只是在海報、唱片、演唱會上面花錢,但是像如今各種應援活動根本聚集不起來。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劉德華

再一個就是當年的明星所處的演藝圈氛圍、經紀公司「落後」的理念以及「追星族」對偶像的嚴格要求導致他們一旦從事表演工作,就必須要全身心的投入,如果作品不如人意,從媒體到粉絲都是口誅筆伐,劉德華當年剛出道時就一直被批不會演戲。

但是到了現在,隨着網絡平台的日益發達,資本可以控制一部分輿論,這就導致明星們的粉絲根本看不到路人對他們偶像的評價。大家看到的都是一片歌舞昇平,一旦有人質疑明星,就會被扣上「黑粉」的帽子。黑粉確實存在,但是總不可能遍地都是,這其實就是資本在後面操控。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威尼斯電影節口號:這里沒有商業,我們單純地熱愛電影藝術

第二個原因則是影視作品(廣告片除外)的雙重屬性。影視作品兼具商品與藝術品的雙重屬性:一方面,影視作品需要進行售賣以期盈利;另一方面,影視作品更多是滿足精神文化方面需求。這就導致一個矛盾產生:觀眾是以藝術品的標準去要求影視作品,而資本則把影視作品當作商品。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琅琊榜》

資本需要把利潤最大化,而普通觀眾則希冀能夠看到好的作品。兩者之間雖然並非嚴格的對立(《琅琊榜》就是商業與藝術結合比較好的例子),但是介於上面美叔提到過的一系列原因,最終呈現出來的作品大多數是不能讓觀眾滿意的。打一個夸張的比方,如果有一隻狗能夠擁有超高的人氣,那麼資本甚至會讓這只狗拍個超長篇電視劇。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流量始祖」——《小時代》

資本是不在意人性的,資本也不具備人性。在資本的眼中,只有「賺錢」與「不賺錢」,想要讓資本抽身,只能讓它發覺這一領域無利可圖。以電影市場為例,為何近年來流量明星鮮少涉足這一領域了?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大眾不在買賬,流量明星主演的電影越來越不賣座,資本發現這條路行不通了,自然也就敬而遠之。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權力的遊戲》海報

同理,如果資本發現優質電視劇能夠更有吸引力,「流量電視劇」自然也就會銷聲匿跡。以美叔比較熟悉的美劇來舉例,為何HBO、Netflix兩家出品的美劇在質量上要遠超同行?原因就是這兩家是通過售賣劇集(或觀劇資質)來盈利,其他通過廣告盈利的美劇在質量(尤其是硬件)上也是不如這兩家。

深度分析《演員請就位》眾演員對「流量」不滿背後的深層原因

《美國恐怖故事》海報

只不過因為歐美有一套完善的制播流程,所以歐美的「流量明星」難以在其中發揮作用,頂多以客串的身份偶爾出現。雖然Lady GAGA主演了多季《美國恐怖故事》,但是她的演技是在線的,一個空有長相卻沒有演技的明星,是難以在影視領域立足的。

​希望咱們國內也能迎來這一天吧。

(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娛樂先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