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濕地「花海」要來了

海珠濕地「花海」要來了海珠濕地公園(資料圖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攝

海珠濕地「花海」要來了

堆肥示範區效果圖

去海珠濕地賞花,很快就能實現!12日,海珠濕地花卉植物研究展示區項目開始設計施工一體化招標,整個項目范圍超過10萬平方米,將要引入1000種以上的濕地植物,建立嶺南地區濕地植物種類最全的種質資源庫。該項目也是海珠濕地品質提升項目之一,為打造「水清岸綠、鳥語花香、水果滿枝」的海珠濕地提供助力。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除署名外)

海珠濕地是廣州的「綠心」,深受市民喜愛。但目前也存在濕地特色不突出,濕地功能有待提升,配套實施不完善等問題。《海珠濕地品質提升工作方案》提出,海珠濕地提升的目標是「水清岸綠、鳥語花香、水果滿枝」,彰顯「都市綠心、果林濕地」特色。海珠濕地品質提升按近期、中遠期分步實施,近期計劃為2019年~2021年,通過對主要景觀節點提質,使海珠濕地更美更靚麗。

根據《海珠濕地品質提升工作方案》,廣州共啟動了三個項目的研究論證工作,分別為海珠濕地景觀品質提升工程、海珠濕地花卉植物研究展示區建設、海珠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工程。海珠濕地花卉植物研究展示區建設作為三個啟動的海珠濕地品質提升項目之一,設計范圍約10.3公頃,提升區域為海珠濕地一期北門東側地塊。

海珠濕地花卉植物研究展示區擬打造集特色植物資源收集、展示、科普及自然教育、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濕地植物園區。在2019年~2021年(建設期)內收集引種600 種(品種)以上、2021年~2025年(中期)內收集引種1000種(品種)以上的本氣候帶濕地植物,建立嶺南地區濕地植物種類最全的種質資源庫。

該項目的建設將提升海珠濕地的環境品質和整體生態質量,增加公共活動和休閒空間,同時強化科普教育功能。項目劃分為8大區域:水生植物培育區、濕地植物景觀示範區、原生濕地植物搶救保育區、人工濕地淨化系統示範區、垛基果園生態恢復示範區、濕地綠色循環利用示範區、花卉展示基地、智慧濕地管理中心。預計明年1月進場施工,明年12月建成。

岸邊種櫻花和垂絲海棠 還有花卉種植體驗區

根據規劃,水生植物培育區主要包括現狀台涌和龍潭涌流域范圍,規劃用地面積約22000平方米。主要通過對濕地水生植物的引種收集,選取和培育嶺南地區多樣化的水生植物。計劃種植水生植物113種,包括石菖蒲、黃花鳶尾、蘆葦等。擬種植適合濕地堤岸種植的喬灌草植物100種以上,包括垂柳、櫻花、垂絲海棠、迎春等。

濕地植物景觀示範區總規劃用地面積約34000平方米。引種適合本氣候帶的濕地喬灌花草植物,建設科普園地、花草景觀、樹林景觀及親水小徑4個功能點,打造濕地植物群落。種植種類以康養、芳香、新優彩葉觀花樹種為主,給濕地科普小講堂提供一片自然廣闊的綠色生態空間。致力在海珠濕地公園內打造一處以濕地植物為主題的集研究與展示科普功能為一體的專業場所。

此外,還包括8200平方米的原生濕地植物搶救保育區;12630平方米的花卉展示基地,建立花卉生產學習參觀基地;通過篩選、種質創新進行植物種質資源生產及應用展示,建設花田生產示範園;建立濕地花卉種植體驗區,實現寓教於樂的學習科普方式。花卉基地擬種植的花卉包括:牡丹花、香水合歡、藍蝴蝶、金英等。還有約200種的草「藥」植物群落,建造一個有香味的草本植物為主的園區,鼠尾草、迷迭香、薰衣草、薄荷類香草、茴香、羅勒、紫蘇等。

體驗綠色廢棄物堆肥 看濕地如何淨化水質

據悉,園區內還有不少寓教於樂的示範區。其中,人工濕地淨化系統示範區規劃用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根據植物淨化水質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微生物、基質(如濕地土壤)的組分對污染物的吸附、生物化學作用,發揮濕地植物對水體污染物的富集、轉移、降解功能,從而減低污染物濃度、淨化水質。模擬自然濕地的淨水機制,建設以植物為主的人工濕地淨化系統。

濕地綠色循環利用示範區規劃用地面積約11000平方米。功能區劃分為綠色廢棄物前處理區、堆肥示範區、微生物發酵示範區。建立濕地綠色循環利用環保宣傳教育示範區,通過科學講座、科普活動等方式,宣傳展示綠色環保的循環利用技術;實現濕地綠色廢棄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年處理能力達到5000立方米。

垛基果園生態恢復示範區規劃用地面積約12200平方米。建設垛基果園生態恢復試驗區,通過增加引鳥植物、蜜源植物的種類,合理配置植物群落,營造適宜昆蟲和濕地鳥類的生境,增加植物多樣性的同時,提高昆蟲多樣性和鳥類多樣性。通過土壤修復、抗污染物植物種植等手段,改善垛基果園土壤的透氣性和肥力。通過清雜、修剪、生物防治等適宜干擾頻度的人為維護活動,促進垛基果園生態恢復。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旅行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