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青年自信踏上春運路

殘疾青年自信踏上春運路

提起安徽蚌埠站鐵路職工,殘疾青年吳明月由衷地為他們點贊,因為他們讓殘疾人朋友的春運出行路更自信、便利。

1月19日上午11點半,記者在蚌埠南站看到,4名職工推着輪椅、拿着行李,一路護送吳明月和他的殘疾人朋友邢現傑坐上G54次高鐵,並提前對接好二人將要換乘車次的乘務人員。上車前,兩人豎起大拇指,給鐵路職工點贊並表示感謝。

吳明月等人已不止一次「享受」到這種跨越千里的「接力」服務。「我老家在河北,目前在安徽明光市工作。之前都是從明光站出發,該站正在改造升級。每次乘車,提前打個電話,鐵路職工就會提供暖心服務,加上今天有21次了。」吳明月告訴記者。

2016年他第一次乘車到明光火車站,「明光站是百年老站,從車門出來到站台有1.5米的落差,我這輪椅下不來呀,卡在門口,干着急」。

明光火車站黨支部書記安二順聽聞後趕到站台,組織5名職工合力將吳明月和輪椅抬下火車。出站時,安二順特意留下自己的號碼,並囑咐他:「您下次來之前,提前打個電話,我們接送您。」

後來,吳明月來到明光市一家企業工作。有一次他緊急出差,離發車還有不到兩小時,他試着撥通安二順的電話。安二順立刻組織職工在站外等候,護送吳明月上車。

2018年起,因業務需要,吳明月出差次數增加了,到吳明月所在公司交流的殘疾青年也多了起來。明光站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專設服務熱線。每次接到電話,該站的職工和鐵路民警會守候在車廂門口,為他們提供服務。

近年來,隨着經濟發展,殘疾人外出交往、就業需求增加,通過鐵路外出也變得頻繁,他們逐漸成為春運大軍中的一員。

「回家至少得轉兩三次車。這麼多年來,我也曾經歷過買不到票、上廁所不方便等困難。」吳明月記得,有一年春運,一個殘疾人朋友沒買到臥鋪票,只能坐輪椅擠在硬座車廂,而且被旅客和行李圍住,動彈不得,廁所都沒法上。後來多虧列車長趕來,將他一路推到臥鋪車廂,才「解了圍」。

「現在好多了,我跑了很多省的車站,發現針對殘疾人旅客的硬件設備和服務完善了。我多次在車站遇到視障人群,他們一路都有鐵路職工和志願者照顧。」吳明月介紹說,自己乘坐高鐵時,一般坐在無障礙車廂,有時路程短,就直接坐在輪椅上。車廂內設有專門放置輪椅的區域,有時被乘客行李占了,列車員會幫忙將位置騰出來。

「出行更方便,增強我們的自信心。鐵路幫助了我們,我也想做點什麼。」2019年開始,吳明月和邢現傑只要坐火車,就會搭檔拍下進站乘車的短視頻發到網上,他想藉此鼓勵那些不敢出門、不願意出門的殘疾人勇敢出行,他也被粉絲稱作「網紅輪椅哥」。「鐵路職工常打趣,說我們現在是鐵路的代言人。」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鐵路部門在列車上增設殘障人士專用座位、無障礙衛生間等服務設施,針對殘疾人等重點旅客的服務也日趨「前置」。

安徽省安慶市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假期會有大量視障和聾啞學生到安慶站乘車。該站成立了服務隊,提前對接需求,志願者成了這些學生的「老熟人」。黃山北站則專門邀請聾啞人醫院的醫生為職工培訓啞語。

近年來,上海鐵路局「雷鋒服務站」也實現「網絡+熱線」融合服務,站站、站車無縫銜接,並與軌道交通、出租、公交、機場等形成接續服務,溫暖殘疾人旅客的回家路。

吳明月介紹,在鐵路部門的幫助下,他曾拍過一個主題為「輪椅出行」的短片,有一個貴州的殘疾小伙看過以後,受到了激勵。「很多人因為意外突然殘疾,從此沉淪、消極。我們做了很多公益活動,就是想傳遞一種觀念:殘疾人朋友可以更加積極、陽光地面對生活!」     

本報安徽蚌埠1月20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 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卞立群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華人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