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是讓人高興的事,讓人高興的事就不要錯過

感恩是讓人高興的事,讓人高興的事就不要錯過

有人說,” 感恩 ” 是舶來詞,我不知道依據是什麼。早在一千年七百年前的《三國志》中就有這樣的文字:” 饗賜之日,可人人別進,問其燥濕,加以密意,誘諭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大意是,吳國的偏將軍駱統勸孫權,要尊敬接納賢士,努力探求時事利弊,在饗宴賞賜的日子,可以讓人人都分別進見,詢問他們生活寒暖,給予親密情意,誘導曉諭讓他們言說,考察他們的志趣,讓他們都感恩戴德,懷着想要報恩的心情。

又如,一千二百多年前,唐朝大歷年間(766 — 779)有個縣令叫陳潤,他有一首詩題曰《闕題》,” 闕題 ” 就是 ” 缺題 “,以前有題目,後來沒有了,好在全詩內容在:

丈夫不感恩,感恩寧有淚。

心頭感恩血,一滴染天地。

真是雄健豪強,縱然是感恩,也這麼 ” 爺們兒、大丈夫 “。由此可見,中國人用 ” 感恩 ” 這個詞由來已久。然而,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一詞的的確確是外來的,美國自 1941 年起,在每年 11 月的第四個星期四過感恩節;加拿大的感恩節則始於 1879 年,在每年 10 月第二個星期一過感恩節。不過,中國人的 ” 感恩 ” 從來不是用來當節過的,我們更主張把感恩融入每一天,日日都要有感恩的心,都要有感恩的行動。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許多故事、詞匯都說明了這一點,如 ”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如 ” 銜環結草,以恩報德 “,如 ” 吃水不忘挖井人 “、如 ”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如 ”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 等等。

感恩是讓人高興的事,讓人高興的事就不要錯過

所以,傳統上不經常講感恩,而是主張報恩,感恩可能更多是在心中,報恩則是體現在行動上,有《漢書 · 蓋寬饒傳》可證:” 奉法宣化,憂勞天下,雖日有益,月有功,猶未足以稱職而報恩也。” 父母、親朋、社會、國家等都是對我們有恩,要知恩、感恩、報恩,僅僅是心里有是不夠的,還要落實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上。外國人的節日,我不大熱衷。” 感恩節 ” 是例外。親朋好友無論平時多麼繁忙,都會在這個日子,通過微信、微博、短信、電話彼此問候一下,如果有閒,還要以此為由相聚一番。曾經有朋友問我,你這個熱衷傳統文化的,怎麼也過洋節?我回答,最近十多年的感恩節,我大多是和自己的老師度過,我聽老師提起,有居士請教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老先生,怎麼對待洋節?趙朴初老先生笑道:讓人高興的事情就不要錯過。感恩、報恩都是讓人高興的事,怎麼能錯過呢?再說與時偕行,和諧大同不也是中華文明嗎?

但是,我不贊成古人把感恩功利化、目的化,像孫權那樣 ” 令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做了一些事情就是為了讓人報答,那樣,無異於自尋煩惱。很多情況下,我們做的,原本就是本分事,是應該做的。養育子女是父母的本分,孝順老人是子女的本分,教育學生是老師的本分,尊敬老師是學生的本分,如此而已。假如父母的經濟條件有限,童年的生活和教育比不上其他人,能成為長大後不去盡孝的理由嗎?

我同意盧梭的觀點: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可是美德的體現卻不盡在心里想、嘴里說,每一年感恩節之際,我們照例會說、會聽到一些感恩的話。我期望,感恩的話語不要只在感恩節才去說,感恩的心情也不要只在感恩節才萌生。畢竟,感恩更需要行動。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