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惡」,究竟從何而來?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們以多起青少年犯罪與霸凌事件為主線,走訪了施害者、受害者,也走訪了檢察院、犯罪專家、司法社工、心理專家,以探尋「少年之惡」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少年的他們:傷害從何而來】

主筆 | 陳賽

為什麼一個看似有點慫、有點自卑的13歲少年會犯下強奸、殺人的罪行?為什麼一個女孩會逼迫另一個女孩脫衣服、下跪、磕頭,毆打到遍體鱗傷?為什麼一群青少年會像看好戲一樣看着一個同班同學跳樓,不但無動於衷,還大加嘲諷? 為什麼一個孩子會對另一個孩子做出極端殘酷的行為?

幾個世紀以來,很多學者試圖對「惡」做出解釋,包括神學的、法學的、哲學的、社會學的、心理學的。因為邪惡挑戰我們關於自身和世界最基本、最重要的預設,而「邪惡為什麼存在」這個問題事關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

歐洲中世紀神學家托馬斯·阿奎納曾經寫過,在世界上有邪惡存在這件事情,是基督教信仰與教條最大的障礙。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比邪惡的存在更挑戰對上帝的信仰。如果上帝是全善全能的,為什麼他會允許邪惡存在?

少年的「惡」,究竟從何而來?

插圖/老牛

但是,比起成年人的惡,更令我們感到觸目驚心和難以面對的,是未成年人呈現出來的「惡」。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理解這些「惡」的行為?或者說,這些行為,我們真的可以稱之為「惡」嗎? 我們可以稱一個13歲的孩子是反社會型人格或者精神變態患者嗎?

專業研究者會避免這樣的詞語,因為它們內含太多的污名和決定論,更中立的說法是這些孩子「具備系列冷酷無情的特徵」,比如缺乏共情、悔恨、愧疚感,情感冷漠、攻擊性、甚至殘忍,以及對懲罰的漠然。甚至於他們犯下的惡行,也不應該用「罪」(crime),而應該用「少年罪錯」(juvenile delinquency)——1817年在紐約防止貧困協會的調查報告中,美國首次公開使用了「少年罪錯」一詞,意指犯法、怠學怠業在街頭游盪,或欠缺正常家庭的不滿21歲的人。

科學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這樣的說法,因為根據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在一個人的發育成長過程中,像前額葉這樣進行決策和情緒管理活動的大腦分區發展最晚,到青春期結束才能成熟。所以雖然少年具備了一定的辨別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但不能像成人一樣嚴格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人類在14歲左右進入青春期後,大腦結構重塑,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對威脅、獎勵的感知也與成人不同。

少年的「惡」,究竟從何而來?

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改編自一樁真實的少年殺人事件

但是,在關於「惡」的討論中,科學到底有多大的發言權呢?我們真的能冷靜、客觀地看待這些行為嗎?

從某種角度來說,「惡」是一個極難討論的話題,因為其中蘊含的恐怖過於巨大,幾乎沒有語言能夠傳達。比如,與殺人相比,霸凌的惡劣程度固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它同樣強烈挑戰我們對於人性的基本信念,以及我們關於孩子、關於少年的基本認知。

一個中學心理督導師曾經告訴我,旁觀者能從攝像頭的視角里看得到的「欺凌」固然是「欺凌」,但被欺負的感覺,遠遠超過這個。比如,在班級里,如果幾個人看你不順眼,他們有很多方法,可以在不違反任何規矩的情況下讓你很難受。幾個眼神,就有可以有巨大的殺傷力。「年輕人就是有這樣的直覺,監控鏡頭下什麼都沒有發生,但你卻感到身在煉獄。而當他們發現自己有如此操縱他人的能力之後,甚至會欲罷不能,就像小孩子捉弄小動物一樣。」

少年的「惡」,究竟從何而來?

《少年的你》劇照

在本期封面故事中,我們以多起青少年犯罪與霸凌事件為主線,走訪了施害者、受害者,也走訪了檢察院、犯罪專家、司法社工、心理專家,以探尋「少年之惡」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我們試圖從這些青春期少年的視角出發,去看看他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們每日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到底是什麼觸發了他們的「惡」?這些「惡」,到底是他們天性中攜帶的攻擊性失控,還是後天教養環境的忽視或社會文化的腐蝕?他們是如何看待、感知和體驗自己的行為的?社會網絡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他們的情緒、認知、心理又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些「惡」與他們所處的人生階段是否有特殊的關聯?與我們這個高速運轉的浮躁時代又有什麼關聯?在放任與刑罰之間,一個社會到底應該如何設立它的界限?

少年的「惡」,究竟從何而來?

俄羅斯Iksha的少年犯勞改營,未成年服刑人員在進行勞動改造 | 視覺中國供圖

在《行為:關於人類最好與最壞的一面的生物學》一書中,斯坦福大學生物學與神經科學教授羅伯特·薩波爾斯基探討了一個與我們非常類似的問題,為什麼人類一方面可以互相屠殺,另一方面又表現出無私的善意?

人性,當然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但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它以一個非常具體的行為為起點——假設某一天某一刻,一個陌生人突然激動地沖你跑過來,手里還拿着一個看起來像手槍的東西。這時候,你手里剛好有一把槍。於是,你開槍了。然後,你發現對方手中拿着的是一個手機。

從「開槍」這個行為發生的瞬間開始,作者以一種「時間倒流」的方式不斷追溯,從這個行為發生前的一秒鍾起,倒推到幾分鍾之前,再倒推到幾個小時之前,然後一直倒推到幾百萬年之前,在這樣一個長長的時間鏈條上探尋這個行為背後的動因。

在這個行為編年史的解讀中,你會發現,作者一直在提醒我們小心一個思維的誤區:不要以為某個大腦區域、某種荷爾蒙、某個基因、或者某個童年經驗,或者某個進化機制可以解釋一切。恰恰相反,每一個行為都有多重的因果關系。

少年的「惡」,究竟從何而來?

插圖/老牛

當我們問「一個人為什麼會做出那樣一個行為?」時,我們其實是在問一系列的問題:在這個行為發生的一秒鍾之前,他的大腦里發生了什麼?從幾秒到幾分鍾之間,什麼樣的環境刺激影響了他的大腦?從幾個小時到幾天之間,什麼樣的荷爾蒙使他的大腦對這些刺激變得更敏感?從幾個星期到幾個月之間,什麼樣的經歷重塑了他的大腦對這些壓力的反應?

他的青春期階段,當時尚不成熟的前額葉皮層如何塑造了他成年後的樣子?他的童年,也就是早期生命經驗如何影響之後人生的大腦功能與基因表達?當他還是個受精卵的時候,哪些基因編碼了那些荷爾蒙和神經遞質?再到文化,文化如何塑造了他生活的社會環境,以及生態因素如何塑造了他所在的文化?最後,我們一直追溯到幾百萬年前,看看暴力與善意的行為到底是如何進化的。

以同樣的鏈條和視角來觀察少年的「惡行」,我們能得出什麼結論呢?也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情境的重要性。當我們解釋某個行為背後的動因時,要非常謹慎,不要輕易下評判。而且,我們要意識到,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變化的可能,時間帶來的變化,經驗帶來的變化,環境帶來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個人會變化,大腦會變化,新的神經元會產生,新的迴路會連接上,舊的迴路會斷開,換一個情境,一個壞的行為可能轉變為很好的行為。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