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南湖區鳳橋新篁一帶,以前農戶都喜歡用黃豆打漿過瀝,製成一種豆製品,叫烹漿飯糍。用烹漿飯糍做原料,再加上其他食材,可以做成各種葷素菜餚。今天的嘉興滋味,我們就來說說烹漿飯糍。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烹漿飯糍又叫豆漿飯糍,原料很簡單,只需要水,黃豆和菜油。

先是挑選優質黃豆,浸泡24小時。黃豆和水的比例是1比2左右。然後磨成豆漿。漿汁里放上一調羹菜籽油。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接着啟灶生火。灶上一口大鐵鍋,鐵鍋燒熱刷菜籽油,防止豆漿粘鍋。然後放進豆漿。兩人一擋,做飯糍的人,在鍋里舀上豆漿,刷到鍋四周的八成面積,然後不停轉動鐵鍋,讓豆漿凝結,燒火的人聽指揮,控制火侯。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等到鍋里面的豆漿均勻凝結,完全形成飯糍,一張烹漿飯糍就做成了。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做烹漿飯糍的灶,和普通農戶家里燒飯的灶也不一樣。

豆漿飯糍傳承人 馬月冬:灶的話是45度傾斜的,火力集中在一個點上,做的時候這個鍋是轉動的,你燒火的話,就是集中在這個點上面。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刷菜籽油可以防止粘鍋,做飯糍的人,要掌控好火候。

鳳橋鎮陳良村黨委委員 金琪:那個是潤滑鍋的,這個時候火不能太燙,然後等第二遍把漿 放在鍋里攤勻的時候,那時候就需要火旺一點,等到快幹了,這個火又要降下來,不然的話,稍微一燙,這麼薄的一片,一燙就容易焦掉的。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起鍋的時候,也有技巧。

豆漿飯糍傳承人 馬月冬:你起鍋的邊上,必須用漿抹布塗濕一點,然後再這樣一劃,然後就起鍋了,比較好的。

烹漿飯糍在鳳橋新篁一帶歷史悠久,據《嘉興市地名志》記載,新篁農民自古就有製作烹漿飯糍的傳統。尤其是金家浜小組,幾乎家家戶戶都做。不過烹漿飯糍的來歷史書上並沒有記載,當地有的只是傳說。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鳳橋鎮陳良村黨委委員 金琪:相傳以前金家浜有一個人在太平寺做和尚,他們是吃素的,因為豆製品也是素食品,然後就研製出這麼一個烹漿飯糍。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製作烹漿飯糍有季節性。一般冬春季節比較多,這段時間新黃豆上市。烹漿飯糍難以保存,最好當天做當天吃。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豆漿飯糍傳承人 馬月冬:因為豆漿飯糍因為是零添加的,就是一個黃豆和菜籽油,又是一塊皮,可能放到第二天又有味道了。

做出來的烹漿飯糍,既可以作為單獨的食材,也可以作為各種包圓的輔料。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鳳橋鎮陳良村黨委委員 金琪:以前我們家里經常吃的烹漿飯糍蒸鹹菜,燒紅燒肉,這種都是比較好的。

豆漿飯糍傳承人 馬月冬:比如說我們里面放豆沙甜的,那麼直接放油里炸一下,就可以了,口感是脆的香的。還可以做成菜,做菜的話,先油里過一下,然後口感是糯的。做湯的話也是非常好吃的,不會爛的,久煮不爛的。

嘉興滋味 烹漿飯糍

一斤黃豆可以做五到七兩烹漿飯糍,而一斤烹漿飯糍,有13張到18張,賣三十塊錢左右,利潤不高,費工費時,所以金家浜現在也沒多少人做了。今年二月,烹漿飯糍被列入嘉興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南湖區大橋鎮農建村俞家頭的馬月冬,也成為傳承人。老技藝要傳承,當然更要發展。

豆漿飯糍傳承人 馬月冬:以前的豆漿飯糍就是原色的,後來我們添加了一些就是說果蔬粉,讓它變成多種顏色的,看起來更漂亮。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美食大搜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