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以承受挫折,但不能習慣挫敗

人可以承受挫折,但不能習慣挫敗

人可以承受挫折,但不能習慣挫敗

人都有不順心的時候,但不一定都會嚴重到有挫折感的程度。不順心是一時的感受,而挫折感則可能固化為一種心理定勢。現在有不少人稱自己是草民、螞民、屁民、韭菜,背後就有成人的挫折感在作祟。

這些詞語的含義是復雜而矛盾的,有自嘲也有憤怒,有犬儒也有反抗,有退縮忍讓又有憤世嫉俗,但更多的是無可奈何、無助無力,透着疲憊而厭倦的挫折感。

那麼什麼是挫折感,挫折感又是如何影響人們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的呢?挫折感(frustration)又叫沮喪。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哲學的慰藉》一書里說,挫折感是人的一種常見的對不順心事情的情緒反應,往往伴隨着憤怒、懊惱和失望,因為人在遭受挫折的時候,實現個人意志或目標遇到了難以克服的阻力。這可以導致一種短暫或短期的情緒(不順心),也可以導致一種根深蒂固的心態或心境(挫折感)。把自己看成是螞民、屁民、韭菜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一種固化了的心態和心境。

以色列哲學家和心理學家艾倫·本-澤維在《情緒》一書里強調,挫折感是一種與憤怒、怨恨、妒嫉類似的負面情緒。與具有進攻性的憤怒不同,挫折感經常是一種自我憎恨、自我鄙視和自我厭惡的情感,是一種隨遇而安、逆來順受的心態,他稱之為「自我挫折感」,許多人因為飽受挫折說自己「命苦」「一輩子倒霉」「投錯了胎,下輩子要好好投胎」,怪來怪去都是怪自己。

本-澤維認為,憤怒與挫折感的一個區別在於,憤怒一般針對的是傷害我們的他人,挫折感針對的經常是自己。挫折感經常來自一個人天生的或後來的處境,比如改革開放前所謂的「出身不好」,不管你多麼努力,在上學、招工、找對象上遭遇的都是不斷的失敗,累積的是刻骨銘心的人生挫折感,甚至都無法轉化為對任何成功者的憤怒或妒嫉。這該是一種多大的人生悲哀!

美國心理學家萊斯特·克魯和艾麗絲·克魯在《普通心理學綱要》一書里把對挫折感的承受度稱為「挫折容忍度」,指的是承受挫折而不會情緒失調的程度。他們指出,不同的人「挫折容忍度」不同,這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

第一是為自己設定的目標。目標越低,對失敗的感覺越麻木,也就越能承受挫折。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就是一個例子。越是普遍貧困的生活狀況下,人們的挫折容忍度越高,因為預期低。反倒是在富裕起來的社會里,人們會有更強烈的挫折感。看成功人士住豪宅、開寶馬,自己拚死拼活卻過得拮據,就會有很強的挫折感。

第二是當事人的性格,一般而言,樂觀的人比悲觀更能承受挫折。但是,如果是盲目樂觀,那麼這種承受力只是一種自我欺騙,並不見得有實質的積極意義。電視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里的張大民是個樂天派,他好不容易在大雜院里的一棵樹周圍搭建了一個簡陋的小屋,過上了「幸福生活」,但觀眾感到的卻是小人物的辛酸和無奈。

但是,成年人所遇到的那些工作、住房、生活保障、食品和環境安全、醫療健康、子女教育等實際問題,並不是可以一笑置之的。承受挫折和吃苦耐勞一樣,本是一種值得稱道的能力,但人承受挫折是為了擺脫困境,尋找出路,如果只能坐困愁城終老,那就是不可也不應承受的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