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胰腺癌日|警惕這種糖尿病竟是「偽裝者」

世界胰腺癌日|警惕這種糖尿病竟是「偽裝者」

今天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2019 年美國最新統計數據表明,胰腺癌男性和女性新發病例數分別排在惡性腫瘤的第 10 位和第 9 位,而死亡病例數無論男女都已排到第 4 位,病死率極高。

近幾十年來,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西方化,特別是上海等發達地區胰腺癌的發病率呈快速上升趨勢,據國家癌症中心數據統計,胰腺癌目前在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排第 10 位,是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 6 位,女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 7 位,已嚴重危害人民健康。

胰腺癌症狀幾乎沒有特異性

胰腺癌發病往往症狀隱匿,常見的有厭食乏力、消化不良、腹痛、腹脹不適等,無特異性,易與胃腸病混淆,難以早期發現。近年來,隨着對疾病認識的提高,加上在常規 CT、磁共振及 PET-CT 影像診斷基礎上,發展超聲內鏡、分子影像、三維可視化等多種新技術,在經典的腫瘤標志物 CA19-9 外開展循環腫瘤細胞、循環腫瘤 DNA 及外泌體等液態活檢手段,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也有明顯改善。

另外,可以根據胰腺癌發病的危險因素,如吸煙、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等,對高危人群長期隨訪跟蹤。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提出,某些高危人群患胰腺癌的風險超過 5%,這些個體篩查將有助於早期發現,高危人群包括個人是家族性胰腺癌,家族種系基因突變,最近被確診為糖尿病的中年人。

胰腺癌與糖尿病為何密不可分

許多胰腺癌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胰腺癌和糖尿病為什麼關系這麼密切呢?

首先要從胰腺的器官功能說起,胰腺功能主要有外分泌、內分泌兩種,外分泌功能主要由胰腺的腺泡和導管完成,可分泌多種消化酶進入消化道幫助消化食物;而胰腺除了腺泡和導管外,還有很多由內分泌細胞組成的小島,又被稱之為胰島,可分泌多種激素進入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功能。人體中能降低血糖的一種重要激素叫胰島素,顧名思義,胰島素就是由胰島分泌的激素,當發生胰腺癌時,胰島功能可能會受到破壞,胰島素分泌也就可能會受到影響從而引起血糖升高,形成糖尿病。

所以,當有新患糖尿病患者,或原有糖尿病患者出現血糖控制不佳時,要多個心眼會不會發生了胰腺癌。這種糖尿病很可能就是胰腺癌的 ” 偽裝者 “。

胰腺癌可以導致糖尿病,事實上,糖尿病也可以通過多種機制促進胰腺癌的發生和發展,胰腺癌和糖尿病的關系有點像 ” 雞 ” 和 ” 蛋 ” 的關系,究竟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目前還不是完全清楚。但既然胰腺癌和糖尿病經常伴隨發生,就可能為早期發現胰腺癌提供線索,已有研究發現,胰腺癌可能會在血糖出現升高後 3 年發生。

胰腺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與其他實體惡性腫瘤一樣,胰腺癌也有多種治療方法,到目前為止,手術切除仍然被認為是唯一有可能治癒胰腺癌的方法。由於早期發現困難,胰腺癌的手術切除率只有 20%,大量患者在臨床確診時已喪失手術切除的機會,但隨着外科技術的進步及化放療的發展,一些原本不能手術切除的患者,甚至一些已有遠處轉移的晚期患者,如肝寡轉移患者(肝臟轉移個數不超過 3 個)也可以通過轉化治療,重新獲得手術切除的機會,進而延長生存時間。

化療是除手術外最重要的輔助治療方法,特別是吉西他濱聯合白蛋白納米粒紫杉醇和 FORFIRINOX 方案的出現,胰腺癌的化療治療效果較以往有大幅度提高。其它如放療、靶向、免疫、中醫中藥及一些姑息性的局部治療手段也有逐步嘗試,並與手術、化療一起組成胰腺癌的綜合治療手段。

微創一直是醫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方向,但胰腺的解剖位置深在,且毗鄰大血管,相比較於其他腹部手術,胰腺的微創手術開展較晚。胰體尾切除手術由於無需消化道重建,沒有復雜的吻合,且術中解剖清晰刺激少,術後恢復快,已成為微創胰腺手術的首選指征;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由於切除難度大,吻合多,手術風險高,微創目前還是推薦到大的中心選擇性開展。

另外,目前胰腺微創手術主要集中在良性和低度惡性腫瘤,對於惡性程度高的胰腺癌是否適合做微創手術,還有待於前瞻性的臨床研究進一步確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