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高敏者》 持久的幸福來自內心的自信篤定

電影《無問西東》里,年輕時的吳嶺瀾對專業選擇的迷茫和人生當如何度過的思索,在去圖書館聽泰戈爾的演講時,從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當時最卓越的一群人身上散發出的自信篤定中,找到了答案。

康德說,「人不應該被作為手段,不應被作為一部機器上的齒輪。人是有自我目的的,他是自主、自律、自覺、自立的,是由他自己來引導內心,是出於自身的理智並按自身的意義來行動的。」

《內向高敏者》通過分析內向性格和高敏感人群的性格特質,為安靜內向的人找到更多成長發展的機會,在外向的世界里自在生活,給出了切實可行的人生指南。

《內向高敏者》作者西爾維亞•洛肯博士,是德國知名的性格咨詢專家、語言學家和權威訓練師。她關於性格心理學的系列作品還有《內向心理學》、《性格拼圖》等。

《內向高敏者》 持久的幸福來自內心的自信篤定

網絡時代,自媒體飛速發展,不僅越來越崇尚自我展示和推銷,外界的聲音也日益功利喧囂,對天生內向的人來說,無論隨波逐流還是堅持自我都實屬不易。面對人生無數可能,如何規劃適合自己的道路並堅定地走下去,最根本在於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感,堅持內心的獨立,並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

一、提升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是指個體對自身重要性價值的主觀感受,反映了一個人對自己的悅納程度。作為一種深層的信念感,對自己價值的信心是無法直接培養的,它是特定態度和習慣的結果。重點在於由以下習慣培養自尊心。

1、有意識地生活

對自己的現狀進行反思,清醒地生活,分清感情和事實,比較自己的計劃和實際行動,不斷學習和成長。

2、接納真實的自己

包括三個層面:健康的利己;誠實看待並接納自己,哪怕自身的現實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對自己有同情心。

3、對自己負責

沒有人能控制所有的事情,但當你覺得自己至少能控制生活中的某個部分時,自我價值感會增強。

4、堅持自我

這一點對很多內向高敏者來說很難。從小事開始,慢慢增強表達態度與意見的勇氣。

5、增強自我融合感

明白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找到內心的驅動力,按照自己所想地生活。

自我價值感強的人,不會為了外界的認可或喝彩,選擇不適合自己的道路,他們怡然自得地享受自己的樂趣所在,進而成為業界精英,世俗渴慕的耀眼成功,於他們而言,與愉悅滿足的過程相比微不足道。

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入選德國國立美術館「日本當代漆藝十二人」的赤木明登,曾在繁華的東京任雜誌編輯,因對傳統漆器工藝的着迷,1988年舉家遷往日本最知名的漆器產地輪島,開始漆器的學習與創作,這一待就是整整三十年。結束了輪島漆器學徒為期 4 年的上底漆活計,又做了1年的無薪報恩工作後,在1994年的春天,他正式出師獨立。

「有時我坐在微暗的房間里,從清晨開始默默工作,一遍遍重復着單調工序,黃昏將至時,猛然從工作中醒過神來,會被一種幸福感壓倒,幾近落淚。我想,這種工作如果能一直做下去,該有多好。」赤木明登說。

能夠讓你遠離浮華、好勝和虛榮,進入忘我境界的事情,不僅賦予你內心獨立的力量,更值得一生堅守。

《內向高敏者》 持久的幸福來自內心的自信篤定

二、尋求屬於自己的意義

每當受到打擊或遭遇意外不幸,大部分人都會尋求自己存在的意義,思索對自己的生活而言什麼才是真正重要且有意義的事。事實上,日益攀升的精神疾病罹患率和全球自殺率告訴我們,安穩的生活也離不開意義。焦慮和不快樂並不只因貧窮和失敗,看似圓滿的人生,會因缺乏意義而空虛沮喪。

何時才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有意義的呢?相關研究指明了四個評價標準:

1、有一致性的

協調一致的生活才帶來和諧感。你的意願、目標和價值體系相符合

2、重要的

能夠感知到你的行為和決定產生的效果,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的。

3、有既定方向的

重點是你能給予什麼,而不是得到什麼。

4、有歸屬感的

與他人保持良好關系,或歸屬於某個價值群體。

單靠理性分析並不足以支持我們尋求生命的意義,理解並相信自己的直覺能幫助我們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內向高敏者》 持久的幸福來自內心的自信篤定

美國經濟學家亞瑟·布魯克斯在他2008年的書《國民幸福總值》中說,幸福至關重要的因素不是你感受到多快樂,也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在生活找到的意義,和一種你在你或者他人的生活中創造了價值的信念。正是意義與信念給予我們自信篤定的從容。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劇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