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有風險?美國此舉耐人尋味——

參考消息網3月16日報導 近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的網絡與基礎設備安全局負責人稱,該部門將在幾個月內對5G技術展開全面安全評估,確定該技術對美國關鍵基礎設施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該行動雖然不直接針對中國的5G技術,但向外界釋放出5G存在安全隱患的潛在意味。

安全性討論從未停歇

事實上,對於5G安全性問題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歇。5G帶來的是更快速的網絡連接、更廣泛的萬物互聯和更多的應用場景,因此,5G也必然面對着更為復雜的安全環境和更高的安全標準。5G可能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以下幾個領域:

第一是數據接入安全。由於5G速度更快,需要同時與寬帶、3G、4G等網絡兼容協同,因此在數據接入上5G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其中之一是對於數據的認證問題,由於有多種數據同時接入到設備中,5G設備需要確認來自各個渠道的數據沒有混雜,每個數據都是真實可靠的,這需要設計出一套全新的認證框架。另一個是抗干擾能力。由於5G速度更快,也更容易成為拒絕服務攻擊的靶子,攻擊者可以通過高頻度的網絡攻擊來癱瘓設備,阻止設備接入正常網絡服務。

第二是網絡傳輸安全。由於5G設備所傳輸的數據量更大,數據傳輸的功能更多,需要對數據包進行切分和隔離,避免其中的敏感數據混雜在其他數據之中,從而被黑客截取。

第三是終端設備安全。5G設備需要有更為全面的安全防護體系,來避免出現身份盜用、木馬、漏洞攻擊、網絡竊取等網絡攻擊行為。5G設備需要運用主動監測方式來探知是否存在設備被控制、操縱的可能性。

第四是應用安全。5G將催生出一些新的應用程序和應用領域,這些程序和領域將面臨一些從未遇到的安全風險。例如,5G將促進物聯網應用的大爆發,但這一領域的安全仍處於起步階段,很可能出現設計者沒有預料到的安全隱患。

一些擔憂言過其實

基於此,也有一些業界人士認為5G所帶來的安全挑戰超乎以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該技術帶來的經濟收益。這種擔心有些言過其實了。

首先,5G並不是橫空出世的技術,該技術的基本架構已經在5年前基本形成。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業界已經對該技術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和預估,根據每一項潛在威脅作出了相應的技術准備,使該技術能夠通過後期的修補來應對上述安全挑戰。

其次,5G的技術標準是由業界共同選擇的最大公約數,是業界認為最為可靠的標準。作為5G技術安全的核心,5G的通信編碼方案是由全球最主流的電信廠商共同投票決定,而不是由一個公司或一個國家來決定的。這種決定方式能夠保證全球業界最頂尖的人才參與到標準制定之中,確保技術底層安全。所有廠商將無條件遵守這一技術標準,避免了技術標準「碎片化」導致的安全隱患。

最後,5G所帶來的物聯網風險並不是新鮮事,風險完全可以管控。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歷史比5G更長,之前該技術未能得到快速應用主要是因為未能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和盈利模式,與5G並沒有直接關系。過去10年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關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安全風險,對關鍵基礎設施的網絡進行定期排查和探測。這些經驗完全可以復制在物聯網領域的安全防護,5G技術本身並不會放大這些風險。

從歷史經驗看,類似5G通信技術發展的最大挑戰通常不是來自於安全,而是來自於更先進技術的替代。5G是否是一項過渡性的技術當前還很難有定論,但即便是6G、或者7G,類似的技術安全風險將持續存在。世界上沒有無風險的創新,5G作為一項新技術必然存在着以往從未出現過的新安全風險,但是如果因此因噎廢食,那麼我們可能錯過讓生活更便捷、讓社會更智能的機會。美國一方面在炒作5G安全問題,另一方面卻沒有停止對5G相關產業鏈的完善和大范圍鋪設5G的准備。這種炒作5G安全論的做法,或許有着更多拖延時間的意味。

5G有風險?美國此舉耐人尋味——資料圖片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