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亞馬遜全面開火,一場前所未有的AI芯片大戰

文|新智元

編輯|肖琴 克雷格

AI出現了一場頂級戰爭。

最近,英國每日電訊報刊文,認為人工智能引發了亞馬遜和Google之間的芯片軍備競賽,這場競賽將改變從智能家居到雲計算的一切。

這場戰爭有兩條戰線:

一條是明線,也是消費者最容易看到的智能家居之戰;

一條是暗線,在數據中心的數以千計的專門處理器之戰。

隨着這兩家公司加大對芯片技術的投資,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占領了英特爾和高通等老牌芯片公司的領地。

Google、亞馬遜全面開火,一場前所未有的AI芯片大戰

同時,亞馬遜和Google的一舉一動也影響着科技公司。蘋果、Facebook和中國的阿里巴巴都在增加對芯片的投資,這一趨勢可能會破壞傳統的買方-供應商關系。

智能音箱大戰:Google、亞馬遜競爭白熱化

亞馬遜第一個推出智能音箱,並且正在努力鼓勵其他公司使用其Alexa語音助理技術,而Google也在鼓勵採用自家的智能助理。

Google和亞馬遜各自開發了競爭硬件——Amazon Connect Kit和Google Assistant Connect。這些套件讓製造商基本上可以免費插入Alexa或輔助硬件,將任何設備變成語音控制的集線器。

亞馬遜正在消除製造商和開發人員面臨的復雜性,通過Alexa和AWS讓這些傳統公司具備雲軟件或互聯網安全方面的能力。

對智能硬件的爭奪越來越激烈,Google和亞馬遜這兩家公司爭奪智能家居市場的戰鬥已經白熱化。亞馬遜在最近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宣佈,其Alexa相關設備的銷量已超過1億部。Google反擊,稱它的Assistant AI已經部署到10億台設備。

統計數據也證實這一情況。Strategy Analytics發佈的2018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揚聲器出貨量為3850萬台,全年出貨量超過8600萬台。亞馬遜繼續成為智能揚聲器出貨量的全球領導者,並且已連續幾個季度實現了增長。Google也有強勁的增長,並與亞馬遜進一步縮小差距。

Google、亞馬遜全面開火,一場前所未有的AI芯片大戰

芯片之戰:決勝雲計算的關鍵因素

這兩家競爭對手的第二條戰線是在幕後,在為數千家企業處理信息的大型水冷數據中心,這些企業由亞馬遜和Google製造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支持。

這些數據中心有數以千計的專門處理器。雖然這些芯片歷來都是由英特爾等公司製造的,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Google、亞馬遜全面開火,一場前所未有的AI芯片大戰

在雲計算和智能家居兩大業務領域都面臨巨大風險的情況下,開發自己的硬件,而不是依賴英特爾、高通和英偉達等大型芯片製造商,被視為節省成本的明智之舉。

2016年,Google憑借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專為深度學習優化的張量處理器TPU。Google表示,它早已在數據業務中使用TPU,包括戰勝李世乭的AlphaGo也使用了TPU。

Google、亞馬遜全面開火,一場前所未有的AI芯片大戰

亞馬遜也緊隨其後。這家零售公司一直在為其雲服務部門AWS開發人工智能芯片。2015年,亞馬遜以 3.5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色列芯片公司 Annapurna Labs。

2017年,Google發佈了一款新的雲TPU,稱研究人員現在可以通過互聯網連接到這些強大的機器學習處理器,來運行復雜且高能耗的AI研究。這類AI研究可能在醫學突破、發現新藥或控制未來智能城市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然後,在去年12月,亞馬遜證實它開發了一款名為Inferentia的機器學習芯片,以及另一款基於Arm的雲計算芯片Graviton。

為數據中心供能,對於亞馬遜在雲計算領域的主導地位以及Google的雲計算雄心,正變得越來越關鍵。亞馬遜的雲市場份額約為62%,而Google為12%。花旗分析師估計,到2020年,雲數據對亞馬遜的價值將達到440億美元,對Google的價值將達到170億美元。

隨着Google和亞馬遜在創造頂尖AI技術的競賽中不斷領先,這些芯片變得越來越重要。

硬件再次火了起來:AI芯片迎來歷史機遇

科技巨頭不再通過英特爾製造雲芯片,而是越來越多地繞開它們,直接去找台積電等大型代工巨頭。

所有這些舉措都可能對英特爾等現有企業造成破壞性影響。IDC的分析師表示,盡管英特爾控制着全球數據中心芯片市場約96%的份額,但這一比例相比去年的98.6%已經出現下降。

亞馬遜和Google之所以能在芯片設計領域取得如此大的飛躍,是因為其AI和機器學習的軟件技術已經超出了它所使用的硬件。

硬件是死的,硬件是通用的,就連股市也在貶低硬件公司。但突然之間,硬件再次火起來。

CB Insights的數據顯示,這些巨頭的這些舉動之後,緊隨其後的是一波AI芯片初創企業的涌現——截至2018年至少有45家。

分析師們一致認為,這之後可能會出現大量投資交易和收購。

亞馬遜在2017年向智能相機初創企業Blink投資了9000萬美元,用於生產節能芯片。上月,亞馬遜公司還參與了無線芯片初創企業Willot 3000萬美元的融資。

本週,有報導稱Google正大舉招聘南亞傳統芯片製造商的芯片專家。

對手蜂擁而至,全新產業鏈格局大重塑

就在Google和亞馬遜採取高調行動的同時,其他競爭對手也在逼近。

蘋果也為智能手機製造了自己的芯片——比如iPhone XS上的A12仿生芯片,該芯片由蘋果自己設計並與台積電合作生產。

蘋果從2017年開始為iPhone X和iPhone 8生產自己的芯片。事實證明,第一款A11仿生芯片大獲成功。據稱,到2020年,蘋果還將逐步淘汰在其MacBook筆記本採用英特爾芯片的計畫。

其他科技巨頭也做出過類似的努力。阿里巴巴、百度、Facebook和微軟:只要是一個主要參與者,就都在關注這個領域。

Google、亞馬遜全面開火,一場前所未有的AI芯片大戰

BAT關聯芯片公司(不完全統計)

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最近也在國際固態電路會議上闡述了深度學習研究的進展將如何影響未來的硬件架構,並公開確認Facebook正在自研AI芯片,這是Facebook首次發表官方評論,證實了其在芯片領域的雄心。

LeCun表示,對DL專用硬件的需求會不斷增加,動態網絡、關聯存儲器結構以及稀疏激活等新的體系結構概念將影響未來需求的硬件體系結構類型。

「今天的計算機芯片通常沒有針對深度學習進行優化,即使使用不太精確的計算,深度學習也可以有效。因此,研究人員正在嘗試設計一種新的方式來更有效地表示數字。」

科技公司自研芯片的決定,對整個芯片產業也構成了又一個長期挑戰。尤其是英偉達這種生產用於數據中心AI的圖形處理器的廠商。由於大型數據中心客戶離開,英偉達正面臨短期困境。

亞馬遜和Google兩個巨頭的兩個戰場,激起了整個行業競爭,並改變着產業鏈的上下游格局。對於這兩個技術巨頭來說,這是兩場戰鬥,但對於所有玩家來說,這是改變命運的較量。

參考資料:telegraph.co.uk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界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