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卡車之家 原創】在上篇文章《事故發生命懸一線,現有救援體系要進一步完善》中,我們談到了國內公路救援的現狀,受到國情和人員素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的公路救援體系主要還是建立在地面機動層面,而更加高效、快捷的空中救援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今天,咱們接着上一篇文章的內容,來聊聊國外在公路救援體系上的建設和發展,也來看看咱們中國還差在哪里?

美國:極其健全的公路救援體系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所以美國的很多行業都是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公路救援體系也是如此。美國高速公路事故緊急救援的全過程被稱為「高速公路事故管理(Freeway Incident Management,FIM)」,這個管理過程是一個相互協調的系統工程,由前期規劃、調查取證、反應時間、現場管理、清理時間、駕駛人員信息和恢復交通時間這7部分組成。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FIM的目的在於最大程度上挽救生命和財產,還在於極大程度的降低事故損失和第二次連鎖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據資料介紹,這7個部分,美國人都做的非常嚴密,包括救援組織體系、救援職能部門、救援指揮中心、救援人員的安排和規劃。

另外,美國的重要路段有巡警監視,只要有事故報警,最近的急救站會收到指令觸動急救車,同時救援直升機起飛,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事故現場,解救傷員和貴重的財產,整個救援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美國民用救援直升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既然說到了空中救援,不得不說一下美國的空中救援力量。1903年萊特兄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固定翼飛機,1910年美國陸軍醫療官喬治和羅德就在佛羅里達州的巴蘭卡斯堡自費組建了世界第一個空中救護車,這便是美國空中救援力量的雛形。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美國早期的軍用救援直升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國最初的航空救援主要用於軍事,後來到1947年才正式成立了美國第一家空中救護車公司,但是航空器和運營成本非常昂貴,到1977年美國才正式建立了以醫院為基地的直升機空中救援商業模式。

100多年的發展歷史,40多年的全速發展時期,讓美國的空中救援業務至今發展的非常成熟,甚至包括了軍方、警方、各州政府、民間公司和社團組織等多維度的體系,包括大中小、直升機等多種航空器在內的救援機械。這也是我們在新聞、電影中經常能夠看到,美國只要有災難或者重大交通事故,鏡頭中總會有救援直升機在飛行。

歐盟的代表:德國 智能化的公路系統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說完美國,我們再來看看歐盟國家。作為歐盟諸多國家中最富有汽車文化的德國,真的可以作為一個「代表」。德國整個國家地形相對平緩,公路基建質量無可挑剔,除此之外,德國的公路運用了非常先進的高科技系統。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德國高速公路採用了安全保障、救援、監控、人工監督、導航等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系統,這些系統並非多麼遙不可及,只不過這樣井然有序的公路系統再配上相對較高的國民素質,就能夠保證德國成為歐洲高速公路事故發生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甚至低於美國。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德國ADAC救援直升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德國是一個司機之國。」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曾經說過。德國有一個叫作ADAC(Allegemeiner Deutsche Automobil Club)的協會,這個協會的網點覆蓋全德國,裝備精良。ADAC的救援直升機只負責半徑60公里的范圍,也就是說在德國全境,只要在任何地方發生了交通事故,15分鍾以內,救援直升機就能到達事發地上空。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德國ADAC道路救援車(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於德國的空中救援力量,可以追溯到1970年,第一個德國空中救護車開始在慕尼黑哈拉青醫院,叫作克里斯托夫1,到1975年,克里斯托夫10已經開始服務,當時全德國大約有80架救援直升機。之前提到的德國ADAC公司,始建於1903年,於1973年開始發展空中救援,截止2010年已有會員1700萬人,成功轉運24萬名傷員。

中國:2011年才開始出現空中救援

相比歐美發達國家,中國在道路救援中的空中力量部署的確是起步太晚,這也跟發展規劃和實際國情有關系。2011年,999與首航直升機通用航空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並且進行了地空醫療救護聯合演練。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中國北京999救援直升機(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2014年,整個京津冀的確的急救專用停機坪已達100個,999還派專人進駐122指揮中心,針對重大交通事故推出直升機救援業務,不過除了京津冀地區,其他地方在空中救援領域幾乎還是空白。

看了歐美國家和國內在公路救援體系,尤其是在空中救援力量上的部署對比之後,是不是感覺我們的差距離人家還有很遠很遠?但是已經相當重視道路救援體系的完善和空中救援力量的部署,因為有太多太多因地面救援推進不力導致的死亡事件發生。

除了999和首航合作,2017年安徽等省份也開始部署空中救援力量,主要是應對大型交通事故、大型災害等導致的傷亡人員轉運、救治問題。現在,國家對於民用航空器的管制也進一步放開,民用救援直升機的應用將會得到更大的支持。

企業空中救援未成形 但有企業已嘗試

公路救援體系中西方對比,我們還差的很遠

目前,國內的空中救援力量主要還是政府和衛生部門主導,而企業作為主導單位的極少。但是,依然有不少的民間機構和企業願意去嘗試和探索,比如中國人民銀行、解放青汽。

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能夠投身到道路空中救援力量的建設中來,勢必會進一步加強整個國家的空中救援力量,也讓所有因為意外事故而危在旦夕的重傷員多了一分生還的機會。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卡車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