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變成的。

——波伏娃

思想家們都有其各自時代的侷限性,他們對女性的觀點多是「不敬」的,這些觀點或許是客觀的,但在今天看來卻讓人難以接受。以下的文字內容,只是客觀的羅列,公眾號不持立場。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西方思想家的女性觀

1. 蘇格拉底:「一個女人的美德,可以很容易地描述出來:她的責任是在管理家務,看管屋里的東西,以及服從她的丈夫。

2. 柏拉圖:「感謝主賜給我恩寵,沒有把我造成女人。」 「女人是世上作惡多端或膽小怕事的男人退化而來。」 「女人天生道德潛能劣於男人,因此她是更大的危險,也許要比男人危險一倍。」

3.亞里士多德:「女人是殘缺不全的男人「。「男人天生高貴,女人天生低賤;男人統治,女人被統治」。「男子占有生殖和運動的原則,女子僅僅與那件事有關。男子是標準,女子只是一個不生育的男子,是一個無能的畸形人「。「男人在生殖中起主要作用,而女人只是他的種子的被動孵化器」。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4.阿里斯托芬:「在所有被造中,女人最無恥。女人比任何野獸都難駕馭,比任何磨難及惡人都更無恥」。

5.歐里庇得斯:「婦女比咆哮的大海、湍急的洪水、勢不可擋的火苗還可怕;她的存在證明上帝對人類的仇視」。「最幸福的是家里養着一個女人,不成材,蠢得沒用。我厭惡聰明女人,我家決不允許有這樣的女人」

6.康德:「只有女人想做男人,沒有男人想做女人」。

7.黑格爾:「女人擔任政府首腦時,國家就會立即陷入危險「。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8.尼采:「所有衰退的、病態的、腐敗的文化都會有一種『女性』的味道」。「膚淺是女人的靈魂,就如浮在淺水上的動來動去的水霧,男人的靈魂則是深沉的,就像地表深處涌動的洪流,女人能體會到它的力量卻不理解。」《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里尼采借老女人之口說:「如果你要到女人那里去,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

9.叔本華:「女人本身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她們輕佻瑣碎、缺乏遠見」。「女性的美只存在於男人的性慾沖動之中。」「女人最適宜的職業是看護和教育兒童,因為他們本身實際上就很幼稚、輕佻漂浮、目光短淺,一句話,她們畢生實際就是一個大兒童——是兒童與嚴格意義上的成人的中間體。」

10.斯賓塞:「人應該滿意自己所作出的決定。我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我常常這樣寬慰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個女人,因為沒有做我的妻子而獲得了幸福。」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11.波伏娃:「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變成的。」

(這句話的背景是女性作為「第二性」是低於男權的存在,波伏娃認為並非天生如此,而是被集體意識的綁架,是被強加的一個妻子或是母親的形象。

這句話可以說是波伏娃女性主義思想的出發點,她認為女性在當時所扮演的角色是受男權社會意識投射下的形象,而不是真正的人性和天性。除了在哲學層面上,在社會層面,她認為女性只有獲得自由選擇生育的權力才能獨立,在其他方面會逐漸的向中性化過渡。)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中國思想家的女性觀

1.《易經•系辭》中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2.孔子:「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近則不遜,遠則怨」。

3.《老子》:老子「講母,講嬰兒,講玄化,講水,講柔弱,講慈,講儉,可說無一不與女人有關」。「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各歸其根,歸根日靜」;「知雄守雌」。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3.孟子道:「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汝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

4.董仲舒提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5.《白虎通》:「三綱者,何謂也?謂君臣、父子、夫婦也。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

6.班昭《女誡》:三從之道與四德之儀,「女以弱為美」,」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故日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違也。行違神抵,天則罰之;禮義有想,夫則薄之—故事夫如事天,與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7.《列女傳》「睹俗彌奢淫,而趙、衛之屬起微賤,逾禮制。向以為王教由內及外,自近者始。故採取《詩》、《書》所載賢妃貞婦,興國顯家可法則。」

8.漢樂府及古詩十九首詩中的女性意識:《陌上桑》、《上山采蘼蕪》、《怨歌行》、《焦仲卿妻》、《行行重行行》、《冉冉孤生竹》。

9.《大易通解》「男主外,女主內」與「女子無才便是德」《易酌》。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10.王弼:「本在無為,母在無名」;「載之以道,統之以母」、「以無為用,得其母」,「母本也,子末也」;「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

11.周敦頤:「禮,理也;樂,和也。陰陽理而後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萬物各得其理,然後和,故理先而樂後。」「治天下有本,身之謂也;治天下有則,家之謂也。本必端,端本,誠心而已矣;則善,善則,和親而已矣。家難而天下易,家親而天下疏也。家人離,必起於婦人,故暌次家人。」

12、二程(程頤、程顥)「明天理,滅人慾」。有人問程頤:「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他說:「只是後世怕寒餓,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13.張載:妻死夫可再娶,「婦道之常,順為厥正。是曰天明,是曰帝命。嘉爾婉婉,克安爾親,往之汝家,克施克勤!爾順維何?無違夫子。無然皋皋,無然訾訾。彼是而違,爾焉作非?彼舊而革,爾焉作儀?惟非惟儀,生女則戒。」

14.朱熹:人道莫大於三綱,而夫婦為之首。「夫喪改嫁,皆是無恩也」。「夫有出妻之理,妻無棄夫之條」。

15.王陽明:「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16:歸有光《貞女論》「女未嫁人而或為其夫死,又有終身不改適者,非禮也」。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17.李贄:「天下無一人不生知」,「聖人與凡人一」。「聖人之所能者,夫婦之不肖可以能,勿下視世間之夫婦為也。……夫婦所不能,則雖聖人亦必不能,勿高視一切聖人為也」。「故謂人有男女則可,謂見有男女豈可乎?謂見有長短則可,謂男子之見盡長,女人之見盡短,又豈可乎?」

18.俞正燮《癸己類稿》:「閩風生女半不舉,長大期之作烈女;婿死無端女亦亡,鴆酒在尊繩在梁。女兒貪生奈逼迫,斷腸幽怨填胸臆;族人歡笑女兒死,請旌籍以傳姓氏。三丈華表朝樹門,夜聞新鬼求還魂。」

19.梁啟超:「以病態為美,起於南朝,適足以證明女學界的病態。唐宋以後的作家,都汲其流,說到美人便離不了病,真是文學界一件恥辱。

20.譚嗣同:「三綱之懾人,足以破其膽,而殺其魂。」

21.鄭觀應《盛世危言》:「世人只知男子不讀書吃虧,不知女子不讀書孤陋寡聞吃虧更大。」

22.秋瑾《敬告姊妹們》:「如今中國不是說有四萬萬同胞?但是那二萬萬男子,已漸漸進了文明新世界了,智識也長了,見聞也廣了,學問也高了,身名是一日一日的進步了;這都虧得從前書報的功效呢。今日到了這地步,你說可羨不可羨呢?所以人說書報是最容易開通人的智識的呢。唉!二萬萬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萬萬女同胞,還依然黑暗沉淪在十八層地獄,一層也不想爬上來。「

那些奇葩哲學家眼中的女人

23.康有為《大同書》:「既得為人,其聰明睿哲同,其性情氣質同,其德義嗜欲同,其身首手足同,其耳目口鼻同,其能行坐執持同,其能視聽語默同,其能飲食衣服同,其能遊觀作止同,其能執事窮理同,女子未有異於男子也,男子未有異於女子也。」「人之貴賤,在才智之高下,不在形體之長短」,「獨以短體抑女,豈公理所許乎!當初民之始,女子短體弱力,受制男子,造成原因則有之,若以此故永遠抑女,則非人心所安也。」女子「其才智絕倫,學識超妙,過於尋常男子殆不可道理計,此不待繁徵而盡人易見也。」「女子與男子同為人體,同為天民,亦同為國民。同為天民,則有天權而不可侵之;同為國民,則有民權不可攘之。女子亦同受天職而不可失,同任國職而不可讓焉。

本文思想家的觀點處由公眾號:哲學100問整理(有填加)。部分觀點文字選自網絡以及公眾號:名字里都有個狐、楊菁Blog網誌

——END——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心宜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