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5月27日,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燕子小學,吳純娟在教五年級的學生唱侗族大歌。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5月28日,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吳純娟與村民練完歌後從茶園返回。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村部,吳純娟利用晚上的時間與村民排練侗族大歌(4月17日攝)。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5月27日晚,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戲台前,吳純娟(左)對楊雪連進行發音指導。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5月28日清晨,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吳純娟(左一)在村後的茶園里與村民排練侗族大歌。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5月27日晚,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吳純娟(前排中)與村民在戲台上排練侗族大歌(無人機拍攝)。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5月28日,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吳純娟(左三)到茶園里了解村民茶葉種植情況。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5月27日晚,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吳純娟與村民在戲台上排練侗族大歌。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專門拜師學唱侗族大歌。如今,侗族大歌成為她主要輔導和傳承的音樂之一。今年3月中旬,她成為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一名駐村工作隊員,侗族大歌是她扶貧的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村民們雖然熱愛歌舞,但卻無人會唱侗族大歌。吳純娟進村後,當即在村里開設了侗族大歌免費培訓班,利用晚上及其他工作之餘的時間教村民唱侗族大歌,受到村民歡迎。如今,燕茶村專門成立「侗族大歌文藝隊」,隊員從一開始的20人迅速發展到33人。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他們的歌聲幾乎傳遍了燕茶村的每個角落。 「這段時間,吳老師還利用休息時間教學校老師和學生唱侗族大歌。」燕茶村燕子小學老師楊雪連說,學校里從來沒有音樂老師,吳老師在學校里開班,師生們學習熱情也非常高。 吳純娟說:「每首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我更希望激發貧困山區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高自信,共同脫貧致富。」據了解,侗族大歌是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原生態音樂。2005年,侗族大歌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5月27日,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燕子小學五年級教室,兩名老師(後排站立者)和學生們跟着吳純娟學唱侗族大歌。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我帶着侗族大歌去扶貧」

5月27日,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良口鄉燕茶村,吳純娟入戶了解村民家庭情況。 今年42歲的吳純娟是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文化館的一名文藝輔導員。她從小喜歡唱歌,工作後接觸並喜歡上侗族大歌,2005年起還為此專門拜師學藝。今年3月中旬,她來到三江縣良口鄉燕茶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隊員,她說,侗族大歌是她工作的一件「法寶」。 燕茶村位於侗鄉大山深處的山腰上,熱愛歌舞是村民們的天性。鍾情於侗族大歌的吳純娟也將這項充滿魅力的原生態藝術帶進了村。她在村里開設了培訓班,還專門成立了「侗族大歌文藝隊」,利用晚上及其他業余時間免費教村民唱侗族大歌,村部會議室、村里的戲台、還有山上的千畝茶園……幾乎燕茶村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的歌聲。吳純娟還將侗族大歌帶進了課堂,引發了師生們學唱侗族大歌的熱情。 吳純娟說:「侗族大歌歌唱的都是自然、勞動和愛情之美,我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能更加激勵貧困山區的群眾鼓足干勁,朝着美好生活奮進!」 新華社發(黎寒池 攝)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