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疾病也有潛伏期

在臨床工作中,當醫生給出的診斷為對某種物質引起的過敏性疾病時,常有患者對此提出質疑,理由是「原來用過沒有不適反應,現在怎麼會過敏了呢」?

的確,如果說感染性疾病的發病都有一定的潛伏期,大多數人都能夠理解。其實,過敏性疾病也有潛伏期,只是發病過程遠比感染性疾病復雜得多,一般患者難以認識到,故產生了「只要用過這種物質沒有過敏反應,以後也不會發生過敏」的錯誤觀念。

過敏性疾病,醫學上稱為變態反應性疾病,根據其發病機制臨床上一般分為四個類型。Ⅰ型為速發型,人體初次接觸過敏原(醫學上稱為致敏原)後產生IgE抗體。IgE吸附於組織的肥大細胞或血液中的嗜鹼性粒細胞表面,當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的致敏原時,則與IgE結合造成被吸附的細胞損傷,而產生一系列的過敏性炎症反應,如蕁麻疹、血管性水腫、過敏性鼻炎、哮喘、花粉症及多數青黴素、頭孢菌素過敏等疾病。

Ⅱ型又稱細胞毒型或細胞溶解型超敏反應,同樣需要先致敏產生抗體吸附在細胞表面,再次接觸抗原後導致靶細胞溶解,如藥物引起的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天皰瘡及類天皰瘡等。Ⅲ型又稱免疫復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變態反應,抗原首次進入機體後產生相應的抗體,抗原再次進入後則與相應的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可導致局部出血、水腫、組織壞死等一系列炎症變化或損傷,如某些藥物引起的血清病樣綜合征、血清病、蕁麻疹、狼瘡性腎炎等。Ⅳ型又稱為遲發型超敏反應,為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損害,臨床上最常見有過敏性疾病濕疹、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等。

因此,凡是過敏性疾病,都有一個初次反應階段,即致敏過程,一般Ⅰ型變態反應誘導期約為4天,Ⅱ、Ⅲ、Ⅳ型為1~2周。也就是說,人體初次接觸致敏原處於誘導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這就是新生兒初次注射青黴素前免皮試的原因所在。當再次接觸致敏原時則引起過敏反應,醫學稱為激發期。Ⅰ型多在數分鍾到1小時內出現全身性反應,Ⅱ、Ⅲ、Ⅳ型一般在24~72小時內產生明顯的炎症反應。

通俗地講,可以把初次進入體內的致敏原比喻為侵入機體的敵人先遣部隊,它悄無聲息地在人體內安營紮寨,發展體內的敵對勢力及異己分子,等待後續隊伍進入體內後,再與其整合成新的武裝力量,集中力量進行有針對性的破壞機體的細胞、組織、血管乃至器官。這就要求人們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衡飲食、適當運動,來提高自身免疫力,給機體營造一個整潔、安全、穩定的內環境,不給敵對勢力可乘之機,隨時戰勝外來之敵,及時識別並清除異己分子。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機體各系統正常運轉、身體健康。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