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謀殺」全球 70 萬人的「超級細菌」長什麼樣?我們該如何應對?

新快報訊 記者吳曉嫻 通訊員吳晶平報道

你知道嗎?全球每年有 70 萬人死於 ” 超級細菌 ” 感染。什麼是超級細菌?超級細菌長什麼樣子? 我們該如何應對它?

7 月 4 日,《超級細菌:為我們的生命而戰》中國巡展正式開幕,向公眾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超級細菌的發現和演變過程,對人類的威脅和應對策略。該展即日起至 10 月 31 日在廣東科學中心首展,並將在未來兩年內陸續在重慶、武漢、杭州等城市巡迴展出,預計接待近 150 多萬人次參觀。

每年「謀殺」全球 70 萬人的「超級細菌」長什麼樣?我們該如何應對?

《超級細菌:為我們的生命而戰》中國巡展由廣東科學中心聯合英國科學博物館集團共同策劃研發,英國惠康基金支持。旨在探索人類對抗生素耐藥性這一史無前例的全球性威脅的應對措施,提升公眾對抗生素耐藥性的認識和理解。

展覽分為微觀世界、人類世界、全球視野三個部分,分別展示超級細菌的抗生素耐藥性在顯微鏡、人體及全球視角下的生成、延續與影響,特別呈現全球范圍內非凡的科學研究活動,並展現超級細菌抗擊者的個人故事。展覽還呼籲全球社會公眾在自身層面上採取行動,齊心協力抗擊超級細菌,以保護人類健康的未來。

每年「謀殺」全球 70 萬人的「超級細菌」長什麼樣?我們該如何應對?

廣東科學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超級細菌》中國巡展在英國原同名展覽的基礎上,結合中國本土的研究機構、大學和醫院等提供的資源,對展覽進行了調整和拓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生動。特別是人物故事部分,結合中國本土 6 位與 ” 抗生素耐藥性 ” 緊密相關的人物角色,通過他們的故事和視角,帶領公眾深入認識超級細菌,了解抗生素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社會各個領域如何聯合行動起來應對抗生素耐藥性這一危機。

鏈接

l 全球每年有 70 萬人死於 ” 超級細菌 ” 感染

抗生素耐藥性(AMR)源於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不再對抗生素等相關治療藥物產生反應,這種對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的細菌,逐步演變為超級細菌,並在全球蔓延開來。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這些無法治癒的超級細菌每年導致 70 萬人死亡,其中包括 23 萬新生兒。如不對抗生素濫用情況加以遏制,到 2050 年,全球每年死於抗生素耐藥性感染的將有 1000 萬人。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式,人類正在研發眾多創新方法,阻止超級細菌的危害,並幫助人類保持抗生素的長期功效。

l 十年采樣長征路,那些抗擊超級細菌的故事

展覽開幕當天還舉辦沙龍講座,英國科學博物館集團 ” 超級細菌 ” 策展人 Sheldon,紀錄片導演楊曼曼,華南師范大學環境研究院院長應光國等先後與觀眾分享了他們與 ” 超級細菌 ” 背後的故事。應光國教授是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研究方面的科學家,重點研究新型污染物的環境行為與生態毒理效應,他發表首份流域尺度抗生素、激素排放與污染地圖,評價其與細菌耐藥性、內分泌干擾效應的聯系,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他告訴現場觀眾,抗生素被機體攝入吸收後,絕大部分以原形通過糞便和尿液排出體外,而環境中的抗生素絕大部分最終都會進入水環境,因此對水環境影響最為嚴重。應光國團隊用歷經十年跑遍國內主要的大江大河取樣,用大量實地調研的數據進行比對,並與當地醫院人體細菌耐藥率以及環境中的細菌耐率進行關聯檢驗,結果顯示是具有一致性和相關性的。他強調,抗生素耐藥性已嚴重威脅公共健康、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穩定,各國應採取措施應對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每年「謀殺」全球 70 萬人的「超級細菌」長什麼樣?我們該如何應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