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馬爾代夫度假, 五天後從耳朵里取出一隻蟲

6月27日下午4時,江蘇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接待了一位年輕女患者。患者滿臉焦慮,自訴在馬爾代夫時,感覺有蟲子爬進了耳朵,當地醫療機構的條件無法給予適合的處理,無奈之下,苦等五天後,她在回國的當天連忙趕至江蘇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門診尋求幫助。

耳鼻咽喉科史雅文醫生接診了患者,在耳鼻咽喉科耳內鏡下,這只蟲子無法藏匿,原來是一隻來自馬爾代夫的小蟑螂。

史醫生介紹,患者在耳朵感到進蟲之後當即尋找醫生幫助,在當地醫生幫助無果的情況下,患者自行搜索了一些資料,用食用油滴在耳朵里,又用了溫水沖洗,可還是沒有見效。像這位患者採取的這種處理方法適合小的蚊蟲,對於蟑螂等體形比較大的昆蟲就不太管用。幸好蟑螂在耳內已經死亡,患者鼓膜沒有受損。

在耳內鏡、異物鉗的輔助下,史醫生很快就將這只潛藏在耳朵里的「偷渡客」清理了出來。

小姐姐馬爾代夫度假, 五天後從耳朵里取出一隻蟲

進入夏季,昆蟲較多,甚至半夜睡覺時,常有蟲子突然鑽入耳朵。耳鼻咽喉科醫生提醒大家:耳朵進蟲千萬不要慌張,切忌不要試圖以硬物(發夾、棉簽、火柴棒等)自行掏挖外耳道,這樣很容易將外耳道捅傷,甚至鼓膜捅破。

醫生建議,耳朵進蟲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耳朵擁有天然的防禦屏障。耳內耵聹味苦,部分昆蟲在嘗到耵聹的味道之後會自行退出外耳道。發現耳道進蟲之後,可以嘗試結合「光誘法」 (部分昆蟲例如飛蛾、蚊子有趨光性,用手電筒照射外耳道口,引誘蟲子自行爬出)、「煙熏法」 (煙霧刺激外耳道、熏出蟲子)等手段,令蟲子自行爬出。

2、若引誘失敗,首先要區分是什麼樣的昆蟲進入耳道。對於蚊蟲等個體較小、活動能力較緩慢、本身不引起嚴重損傷的昆蟲例如螞蟻,可 以用食用油等液體滴入外耳道,粘住蟲子不讓它亂動破壞鼓膜,時間久後使其憋死或淹溺,然後可用溫水緩慢沖洗耳道排出。

3、對於甲蟲類較大的昆蟲則不適用此類方法。例如蟑螂畏光,如若手電筒照射外耳道可能使其鑽的更深,屆時引起鼓膜穿孔,更甚至損傷聽小骨影響到聽力,且由於體積較大,浸泡很難將其殺死,但可將其「穩住」,配合適當的遮擋光線和聲音,避免其在外耳道里過多的活動或掙扎,隨後盡快前往就近醫院,由專業耳鼻咽喉科醫生處理。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