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老便秘,竟是沒養成拉臭臭的好習慣?

” 寶寶好幾天不拉粑粑,該怎麼辦 “,” 寶寶拉粑粑特別費勁,總哭鬧得厲害,嚴重的時候還肛裂了 ” ……這可讓爸爸媽媽們又心疼又不知所措,寶寶便秘了該怎麼辦才好?

作為兒科醫師,常在門診遇到有的老一輩家長結合着自身經驗,錯誤地認為寶寶便秘是因為上火或積食,甚至可能給寶寶盲目用藥。其實,引起寶寶便秘的因素很多,如疾病、飲食、環境等因素影響。但有一點卻總被家長們忽視,如果給寶寶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能明顯改善寶寶的便秘。

寶貝老便秘,竟是沒養成拉臭臭的好習慣?

寶寶出現什麼症狀才能算便秘?

不過,判斷寶寶便秘,很多家長似乎都有自己的標準:有的家長會說,我家寶寶兩天拉一次,便便看起來像糞球,拉起來雖然費勁,但應該不是便秘(其實寶寶可能是便秘了);還有的家長說,我家寶寶便秘,三天才拉一次臭臭,便便不幹不硬(其實,這反而不是便秘)。

目前關於寶寶便秘的診斷標準,還是以羅馬 -III 標準來判斷,如果 4 歲以下寶寶至少出現以下 2 條症狀,持續 1 個月即可診斷;

4 歲以上的就必須滿足 2 條或更多,且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征 ( IBs ) 的診斷標準,確診前至少 2 個月滿足以下標準,並且每週發作至少 1 次:

每週排便≤ 2 次;

經過排便訓練,自己能控制排便後,每週至少出現有 1 次大便失禁;

有大便瀦留病史;

有排便疼痛或困難病史;

直腸記憶體在大量糞便團塊;

巨大的糞便足以阻塞馬桶出口。

寶寶規律排便為何如此重要?

有家長會認為,寶寶拉粑粑難道不是想拉的時候再拉嗎?當然不是,訓練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非常重要。

如果寶寶因為拉粑粑有過難受的經歷,就會形成排便恐懼,主觀上拒絕排便,時間長了就導致便便在直腸內聚集,經過直腸吸收水分後,便便會變干變硬,排出困難,還容易損傷肛周黏膜和皮膚,更加重了寶寶排便的恐懼,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引發痔瘡、肛裂及肛周膿腫等疾病。

雖然寶寶嬰兒期拉粑粑是 ” 反射性排便 “,但盡早對寶寶進行排便習慣訓練,會讓寶寶很快形成 ” 意識性排便 “,隨着寶寶成長,大腦功能逐漸成熟,經過訓練成為適應社會生活需要的條件反射,學會按時排便,像有的孩子總在幼兒園拉粑粑在褲子上,很可能就是沒養成好的排便習慣。

寶貝老便秘,竟是沒養成拉臭臭的好習慣?

” 三固定配一鼓勵 “,讓寶寶有拉便便好習慣

對家長來說,怎麼做才能好好訓練寶寶拉粑粑,減少便秘風險呢?作為兒科醫生,根據臨床經驗總結了一個口訣” 三固定配一鼓勵 “:

有固定排便時間

推薦早餐後十分鍾左右,此時食物會刺激腸道,加快蠕動,更利於排便。而且寶寶排便時,不要給玩具或看電視等,這會讓寶寶注意力不集中,延長排便時間,不利於養成好的排便習慣。如果寶寶在嬰兒期,當 2 天已不排便時,建議通過柔軟棉棒刺激肛門,增強排便反射,避免出現連續 3 天不排便的情況。

有固定排便地點

盡可能在固定地點排便,寶寶在排便時,家長不要同時在衛生間洗漱或洗衣服,也不要去監視孩子。往往很多小朋友在陌生地方會說拉不出便便,這因為通常孩子養成了在家中排便的習慣。

有固定排便器具

寶寶排便習慣養成的早期階段,選擇一些具有卡通形狀的坐便器,可以減少寶寶排便的抗拒。而家長也要根據孩子的身高等情況,考慮坐便器的高度等。

寶貝老便秘,竟是沒養成拉臭臭的好習慣?

鼓勵寶寶排便

當寶寶便秘不願意上廁所,哭泣打鬧時,家長不要訓斥孩子,更不要打罵或懲罰孩子。要有多點耐心,儘量鼓勵孩子排便。如果孩子能按照訓練計畫主動排便,家長應該給孩子獎勵,正向激勵孩子形成好習慣。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春雨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