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假藥門」,是良心惹的禍麼?

又見「假藥門」,是良心惹的禍麼?

往年的全國兩會上,有一些媒體同行有意無意間就會自我表揚一下。比如刊登記者辛苦趕稿的畫面,甚至兩家媒體互相采訪起來。說起來記者和大廚一樣,都得算「勤行」,兩會尤其是場硬仗,個中辛苦難以為外人道。但輿論是公共事務,媒體是社會公器,做為記者還是應該儘量克制「刻奇」這種小情緒,不斷提高知識水平,才能得到公眾認可。否則不管你穿紅着藍,都難免被封印在表情包里。

知識水平不夠,確實很容易給自己背上鍋。事情是這樣的:去年7月,山東聊城一位晚期癌症患者王某到當地腫瘤醫院求治,不難想像現有醫療手段對於癌症晚期很難有效,於是主治醫師陳宗祥向患者推薦了一種叫做卡博替尼的藥,並寫入了醫囑單中。重點是,這種藥在國內並未被批准上市,而按照的法律法規,未批准上市的藥品視為假藥。

接下來事情急轉直下,王某的親屬通過陳宗祥推薦的人買到了印度版的卡博替尼。但其家屬稱王某服用過後產生了厭食嘔吐等症狀,不久後王某病逝。親屬將剩餘藥品拿去當地食藥監部門鑒定,被告知是「假藥」。他們認為陳宗祥推薦該藥不當,於是便走上了「維權」之路。

而此事真正被關注卻是因為一場隔空對戰。當地的山東電視台在報導此事時用了「主任醫師開假藥」的標題,於是這被以「燒傷科超人阿寶」為代表的醫療大V認為是媒體不負責任助長醫鬧行為、抹黑醫生群體,並用了非常激烈的詞語發泄對患者和山東電視台的不滿,甚至說陳醫生是被自己的良心害了。目前陳宗祥醫生被停止醫生執業資格一年,撤銷主任職務,在協助調查4天後才回到家中。

對於僅有三年從業經歷的評論員來說,我特別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找到一個壞人,那樣寫評論該多簡單。但事實是,絕大多數事情真的分不清到底誰是純粹的惡人,誰是一塵不染的無辜者。陳宗祥醫生錯了麼?醫者父母心,面對癌症晚期病人無助的眼神,推薦一種外國藥品完全是出於人道主義。調查也證明,他沒有從中獲取任何利益。有許多同行和病人願意為陳醫生的信譽背書。

那病人家屬呢?不少氣憤的醫生都認為他們是醫鬧,是忘恩負義借機訛詐。但平靜地想一想,王某親屬似乎和那些一哭二鬧三上吊的醫鬧並不完全一樣。即使是醫學界內部,也有不少人認為卡博替尼並不適合王某的病情。在美國,該藥也並沒有被批准用來治療王某所患的小細胞肺癌和膀胱癌。

我們有一種很日常的觀念叫做「死馬當做活馬醫」,這種實用主義其實非常不適合應用於醫療中。重症病人所剩無多的生命,到底該被如何對待?支持「死馬論」的人,想到的只是萬一治好了呢。但是萬一不對症,病人所剩無多的生命可能被加速結束,或者像王某那樣遭受不必要的副作用的折磨。作為醫生對待重症病人應該更加審慎,在你對藥品的性狀沒有更深認識的時候,保守療法可能更符合醫學理性和醫學倫理。即使要賭一把,也應該將風險清楚地告知家屬。那當地食藥監部門做出「假藥」鑒定有錯麼?拜託,難道讓行政主管部門不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辦事麼。

山東電視台確實在媒體的職業精神上也有瑕疵。沒有在國內批准上市的「假藥」,和那些沒有療效的假藥明明不是一回事,但是標題黨的操作、以及采訪中的浮皮潦草一邊站隊,無疑給復雜的醫患關系火上澆油,對陳宗祥和眾多醫生也都是不公平的。然而部分醫療大v那種發泄情緒拉偏架也讓人覺得簡直是醫療界的「咪蒙」,看不到醫生應該有的理性精神。

某個大v號為了凸顯陳宗祥的無辜,把卡博替尼描述成「萬金油」、「很多晚期癌症患者最後的希望」,為了增強說服力,還列舉該藥已經證實對腎癌、卵巢癌、腸癌等9種癌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他卻不告訴你,王某得的是小細胞肺癌和膀胱癌,並不在他列舉的「有較好治療效果」的病症之中。

在《我不是藥神》引發的輿論熱潮之後,這件事的討論熱度連日來居高不下。但是很遺憾的是,我看到更多的是發泄情緒、撕裂醫患關系。尤其是那些本應該具有專業精神的醫療大V,沒有去探討體制性問題,反而一力要將醫生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歸因於媒體無良和患者道德敗壞。就像少部分醫生拿醫藥代表紅包時,我們也不應該把這僅僅歸結為醫生的品德問題,

而應該反思藥品銷售制度。

遺憾的是那些本該由資深醫生去討論的專業而深刻的問題,卻少有觸及。比如我們國內自己為何研發不出類似卡博替尼這樣的好藥?在國外已經臨床應用的情況下,為什麼我們遲遲未能引進,以至於患者還要走灰色渠道購買。在面對不合理的醫療維權時,我們如何給醫生以法律和體制的保護。以及當醫生面對人道主義和法律法規的矛盾時,如何拓展出一塊彈性空間,給醫患雙方以緩沖的餘地。既然大V們沒給出答案,希望身在兩會上的媒體同行,能追問一下這些問題。

有人說現在醫患關系這麼緊張,和史書把醫生列入《方伎傳》有關。我倒覺得這事和語境有關系。當醫生穿上白大褂,坐在醫院的診療室里時,在這個語境中,醫生不再是他自己,而成為整個醫療體制的一個像徵符號。整個醫療體制的所有弊病都通過醫生這個個體,短兵相接地傳導到患者那里。而患者對於醫療體制的所有不滿,也只能一股腦傾瀉給醫生。個體的醫生,成了整個體制弊端的背鍋俠。卸下醫生身上的不能承受之重,除了改革我們還能指望什麼?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團結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