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專家發表血壓監測新發現 「臨床更應關注24小時血壓尤其是夜間血壓的動態監測」

上海專家發表血壓監測新發現 「臨床更應關注24小時血壓尤其是夜間血壓的動態監測」

日前,來自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的楊文藝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美國醫學雜誌》(JAMA)發表研究論文。文中提出,相較臨床常用的診室血壓,動態監測的夜間和 24 小時平均血壓的水平與心血管事件更為相關。

高血壓被稱為 ” 慢性病之王 “。據統計,居民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一的是心血管事件,其中 50% 可歸咎於高血壓,而成年人中高血壓患病比例高達 1/3,控制血壓至為重要。而要控制血壓,第一步就是要對血壓進行准確的測量和診斷。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測量血壓方法是診室血壓,即醫生在診室進行一次性血壓測量。然而,以這種方法測得的血壓是否與心血管事件聯系最密切,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2014 年,楊文藝經由市一醫院 ” 優秀醫學青年人才計劃 “,被選派前往比利時魯汶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高血壓領域權威 Jan A. Staessen 教授。在攻讀博士期間,他發現歐洲發達國家已通過控制血壓、血脂等危險因素,使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出現下降趨勢 ” 拐點 “,而尚未達到這一 ” 拐點 “。因此,他決定將 ”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 作為其主要研究方向。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其中血壓是最具確定性、也是最可控的因素。50% 心血管事件與高血壓有直接關系,血壓每下降 2 毫米汞柱,就能相應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上海專家發表血壓監測新發現 「臨床更應關注24小時血壓尤其是夜間血壓的動態監測」市一醫院 提供

楊文藝的導師 Jan A. Staessen 教授在 2007 年建立了國際大樣本動態血壓人群數據庫。這一數據庫在亞洲、歐洲及南美洲等地共建立有 13 個中心,跟蹤隨訪總人數達 13000 餘人其中,瑞金醫院王繼光教授、李燕教授也參與了這項研究。研究團隊從這 13000 餘人中篩選出 11135 人作為隨訪對象,經過中位數為 13.8 年的隨訪,研究團隊比較了基線時診室血壓、動態血壓監測的日間、夜間和 24 小時平均血壓以及夜晝血壓比值與預後之間的相關性,並經過矯正其他危險因素後發現:與其他血壓指標相比,夜間和 24 小時平均血壓與全因死亡及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最為相關。

市一醫院心內科主任劉少穩告訴解放日報 · 上觀新聞記者,” 目前臨床上普遍以診室血壓作為診斷和療效評估的標準,並以此來調整治療方案,對於夜間血壓的關注相對較少。” 與白天血壓相比,夜間血壓水平與心血管事件風險的相關性更為緊密。白天血壓會受到活動、情緒、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波動,夜間血壓則不受日常活動的影響,代表了靜息狀態下血壓水平。如果夜間血壓控制不達標,即使診室血壓或者動態監測的日間血壓處於正常水平,心血管事件的風險仍會較高。” 這就提示我們臨床工作者,應該重視動態血壓監測的應用,並關注 24 小時血壓尤其是夜間血壓的監測、控制。”

近年來,市一醫院組建臨床轉化研究院和臨床研究中心,以人才培養帶動三甲醫院科研 ” 創新鏈 “,” 孵化 ” 科創策源力,從 ” 應用知識 ” 到 ” 創造知識 “,促進臨床資源進一步為研發和產業發展服務。開展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是大型公立醫院為上海建設科創中心提供 ” 策源力 ” 的應有之義。楊文藝的研究課題,正屬於 ” 臨床研究 ” 之列,市一醫院科研處處長祝延紅表示,近年來,生命科學基礎研究水平提升很快,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而與基礎研究相比,臨床研究水平仍顯薄弱。” 尤其是符合國際規范的前瞻性、大規模、多中心的臨床效果評價和醫療質量提升研究方面尚有明顯欠缺。這就導致創新驅動力不足,研究成果轉化率低,『產學研』這條創新鏈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全力運行。” 院方負責人表示,醫院將繼續在學科建設中注重專職研究團隊與重點學科臨床團隊的深度融合,加強聚焦疾病的臨床轉化整合式研究,促進臨床資源更好地為研發和產業發展服務,進一步支撐上海科創中心的建設和發展。

欄目主編:顧泳 本文作者:黃楊子 胡楊 文字編輯:顧泳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健康頭條